乳腺癌作为当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和康复过程不仅依赖于现代医疗技术,更离不开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本文将通过分析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研究如何帮助乳腺癌患者做好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走向康复之路。
健康餐桌:均衡营养与个性化搭配
营养均衡是指在一日三餐中合理搭配各种食物,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均衡摄入。乳腺癌患者应注重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类、瘦肉、豆制品以及低脂奶制品。同时,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主食:建议每日主食不局限于白米、面条,尽量选择多样化谷类和杂粮主食,可以适当加入糙米、小米、燕麦、玉米、荞麦和全麦制品等,既保证能量供给,又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鱼、禽肉和瘦肉,建议每周鱼类2~3次、每次100~150克,家禽可以每周安排2次左右,烹调时尽量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减少油炸。每日1个鸡蛋或者等量蛋白补充,注意蛋黄摄入量可根据胆固醇水平灵活控制。豆腐、豆浆、黄豆及其制品是不错的选择,每天可以安排一顿以豆制品为主的菜肴,有助于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对乳腺癌复发预防具有一定益处。
摄入丰富的蔬果和膳食纤维:每天保证至少500克新鲜蔬菜,种类上尽量多样化,推荐:深绿叶菜(如菠菜、芥蓝等)能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降低乳腺癌风险;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等)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每天食用200~350克水果,可选择低糖、高纤维的品种,如苹果、梨、柚子和橙子。注意避免过量食用高糖水果(如葡萄、香蕉等),以免影响血糖平衡。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问题,还能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研究显示,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模式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调节内分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减少癌症复发风险。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多食用全谷物、糙米、绿叶蔬菜及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达到平衡营养和预防慢性病的双重效果。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高胆固醇食物:高脂肪饮食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及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减少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菜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油炸、熏烤和烧烤等高温烹调方式,多选择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法。
糖盐限量: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应避免高盐食物,如咸菜、腌肉、腌制品等。尽量将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下(添加糖是指在加工或准备食品时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包括白糖、红糖、冰糖、蔗糖、葡萄糖、果糖、蜂蜜、糖浆等)。尽量避免或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甜点、含糖饮料、糖果。
可适量饮用豆浆、牛奶与咖啡:传统豆制品(豆浆、豆腐等)中富含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其生物活性远低于人体雌激素,并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多项研究显示,适量摄入豆制品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反而可能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相关乳腺癌健康饮食指南,乳腺癌患者每天摄入相当于25~35克干大豆的豆制品较为合适,这大致相当于:约150克左右的豆腐,或约400毫升左右的豆浆。另外,牛奶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来源,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特别是在接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能影响骨密度)的患者中更为重要。适量饮用牛奶对乳腺癌患者是安全且有益的。研究显示适量摄入咖啡并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有时甚至与改善心血管健康有关,适量饮用咖啡对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来说是安全的。无论在化放疗期间还是康复期,乳腺癌患者都可以适量饮用豆浆、牛奶和咖啡,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状况和治疗阶段调整饮用量,保持整体饮食平衡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慎用保健品:蜂王浆、花粉、紫河车(胎盘)可能有一定的激素活性,因而不建议乳腺癌患者服用。康复期如果没有明显营养缺乏切勿盲目大补,因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建议下适量选用。
轻松运动:循序渐进与科学康复
在乳腺癌康复期间,适当的运动能帮助增强体力,改善心肺功能,同时缓解因治疗引起的疲劳和压力。研究显示,定期锻炼有助于平衡体内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风险。对患者而言,运动不仅是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方式。对于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来说,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为适宜。以下是几种适合的运动方式:
散步、快走和慢跑都是非常适合乳腺癌患者的有氧运动。这类运动门槛低、安全性高,患者可根据体力状况选择每天坚持30~45分钟,每周5~6次。初期可从1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运动时间,并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50%~70%的范围内,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养生运动,动作柔缓、平稳,对关节和肌肉的压力较小,尤其适合康复期或体质较弱的患者。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身体平衡,同时也能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而瑜伽则可以增强柔韧性和肌肉力量,还能调节呼吸、缓解紧张情绪。针对乳腺癌患者,可选择温和且适合康复期的瑜伽动作,避免大幅度的扭转和拉伸。初学者可以从基础体式开始练习,逐步进阶,建议每周练习2~3次,每次约40分钟,平时还可进行适量的拉伸运动以缓解身体的僵硬与不适。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和心肺功能,还能减轻关节负担。然而,对于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和皮肤可能较为敏感,建议这段时间避免游泳,以免泳池中消毒剂对皮肤造成刺激或增加感染风险。待康复后,患者可选择进行游泳锻炼,游泳时注意双侧手臂均衡发力,避免长时间单侧划水,同时可使用浮板辅助以减轻上肢压力。游泳时可根据自身情况穿戴医用弹性袖套、选择舒适泳衣。对于接受乳房全切手术的患者,目前市面上已有专门设计内置义乳袋的泳衣;可选择佩戴适合游泳的义乳(具有入水后不易漂浮、出水后能迅速脱水的特性)。
对于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对上肢造成过大压力。建议选择低冲击、无负重的运动方式,帮助逐步恢复功能。比如,不宜进行举重、俯卧撑、引体向上,或参与网球、羽毛球、高尔夫等需要频繁挥拍的活动,以及跳绳等手臂频繁摆动的运动。散步和适度游泳等低冲击有氧运动则更为安全。总之,每位乳腺癌患者的体质、康复进程和既往运动习惯均有所不同,运动方案应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有条件者可在专业康复师或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康复初期可从低强度、短时长的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切记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体力和免疫功能。无论选择哪种运动,运动前后都应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防止运动损伤;若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头晕或局部不适,手术侧手臂肿胀、发红发热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结语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手术、化疗或放疗后常常会面临体力下降与心理压力的双重考验。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和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不仅能帮助恢复体能,提高心肺功能,还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希望广大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坚持个性化的饮食与运动方案,走好康复之路,实现“以食养生、以动促康”,重拾健康与自信。(作者: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潘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