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0月26日,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中华职教社主办,青岛产业人才培养学院、青岛华文技工学校承办的2023年青岛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为期3天,邀请了国家、省市职业教育、行业企业产教融合专家进行产教融合政策解读和产教融合型院校、企业成功案例分享、产教融合基地观摩学习等,旨在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产教融合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山东省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研究员杜德昌作《搭台赋能·协同育人增强职业教育适用性,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专题报告,围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任务、把握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及提升服务能力策略建等方面分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成功经验。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郭建如作《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形势与任务》专题报告,围绕职业教育发展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法规,结合实例讲解国内外优秀示范职业院校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多元主体协同性、融合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制度创新》专题报告,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探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过程、发展趋势,认为当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更加强调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企业和学校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更加强调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作专题报告,该企业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技能大赛、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课程思政等方面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经验与成果。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校长崔秀光作《基于园区架构的产教融合实践》专题报告,依托中德生态园产业园区,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西海岸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据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聚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校专业布局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并整体规划构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联合体内的各类主体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服务。
10月26日下午,青岛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学员前往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学院与海尔集团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家电技术实训基地”、艺术学院、“京东物流校内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观摩学习学院依托企业深度开展产教融合的模式及成果,启发了产教融合创新工作思路。
本次研修班聘请国家、省市职业教育、行业、企业产教融合顶级专家,聚焦深度产教融合的热点领域,从政策背景到理论分析、从实践的案例分享到现场观摩多维度进行研学,因此得到来自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产业融合型企业40余所87位职业院校、企业参训领导、学员们的高度赞扬。参训学员反映本次研修专家讲座内容贴近需求,分析透彻,指引性强,开阔参训学员的眼界,引发了大家对深化产教融合的深度思考,同时增强了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的信心。
通过此次研修班的开展,开启了青岛产业人才培养学院和青岛华文学校社会化培养的新篇章。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充分发挥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作用,潜心致力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国家省市级高级研修精品项目,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为青岛市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