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建2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活动现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院长丁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南开大学原副校长彭家栋,北京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围绕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学院)的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展开了讨论。
丁煦生介绍了天津学院历经20年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果。
据介绍,学院在学科与专业特色突出,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学科优势,构建了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工科专业均获批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学院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聘请双一流高校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天津学院招生规模大幅提高,招生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都在稳步提升,学院锚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大力推进了3+1的人才培养改革,通过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丁煦生表示,未来,学院将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汤涛在讨论中表示,一直以来,天津学院都在不断探索,例如在低空经济、无人机发展这方面,围绕如何把无人机应用好,应用到不同场景,怎样培养相关人才方面做了很多较好的尝试。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让他们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让更多人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福利。
佟家栋表示,天津学院在专业设计、课程开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打造了很多面向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他认为,在未来的这段时间,经济学科应该不断地在应用和技术方面有创新。经济学专业要有交叉学科的理念,要把现代的科学知识与经济学密切结合起来。
张铮从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应用型高校与产业一线衔接的更加紧密,同时也有更多实训场景,抓住这种实训场景和基础课之间的衔接,就能在以应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上获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