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悦听,值得一听。大家好,我是大学生品读人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崔益嘉。
一把琴,一段人生。一首曲,一段红尘往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广陵散》,记录的正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一段关于友情的佳话。但在介绍这本小说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嵇康。
嵇康亡,广陵尽。洛阳东市的阳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人群熙熙攘攘地环绕在刑场的周围,刽子手头上的红布被汗渍浸得有些发白。台上,容貌清朗的中年人一袭白衣席地而坐,头发散落在肩膀上,手中抚着古琴,如平常一样从容自若。琴弦微动,琴声如流水渐渐铺洒开来,众人惊异不已,相互低语,那是千古绝唱——《广陵散》。
嵇康生于公元224年,因为父亲早逝,是母亲和哥哥教大的。少年的嵇康天赋异禀、聪慧异常。他的诗文、音乐、玄学都很好。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长得英俊,他身长七尺八寸(相当于今天1米9),天质自然,是标准意义上的花美男。
到了洛阳,嵇康因出众的资质而引起了轰动,“京师谓之神人”。后来他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成了曹魏宗室的姻亲,也因此任了一个闲职——中散大夫。不过嵇康对做官这件事,从来都不上心,他只爱弹琴,觉得万物有其盛衰,而音乐始终不变。
历史像一个轮回,六十多年后,暗藏野心的司马家族篡取了政权,成立了西晋王朝并且尝试拉拢嵇康来壮大自己的权势。嵇康有才,世人皆知。司马昭想礼聘他为官,他不从,跑去隐居。因此也彻底得罪了司马一族。那一日灼烈的阳光拷问着大地,在洛阳东市的刑场上,便发生了开头所讲述的那一幕,琴音铺洒开来……
一曲终了,嵇康缓缓放下古琴,叹息道:“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这是一曲广陵散,也是嵇康的一生。一把琴,一次人生。一首曲,一段红尘往事。琴音缓缓,细水长流。
这是嵇康的故事,而今天当代的琴人依然面临着不同的抉择和命运。我想广陵散一词也不仅仅代表着一首古琴曲的名字,它更代表着那些古今琴人或悲或喜,或俗或雅,或甘或苦的人生历程。
跨越两千年的时光,今天的音乐学院依旧在上演着“广陵散”般的爱恨情仇,该小说通过几位音乐学院学生入学求学、求职谋生、婚恋家庭、事业建树的故事,引发出几代琴人的历史境遇与现实纠葛。故事涉及老中青三代琴人,由“琴”及“人”,再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处,描绘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琴有老朽喑哑之时,但《广陵散》永不尽,因为他会在一代又一代琴人间传承下去。一把琴,一次人生。一首曲,一段红尘往事。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穿越时空的对话,《广陵散》值得一看。
《广陵散》/郭平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广陵散》是一部真正将古琴知识和当代琴人人生经历交织融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古琴为切入点,通过几位音乐学院学生从青葱的学生时代,到步入职场、进入社会的成长故事,引出几代琴人的历史境遇与现实纠葛,折射出民族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的个人投影。小说融入了很多关于古典文人及精神道统的理解,使小说既是“高山流水”的艺术图景,又是人间烟火的生命图卷,呈现出了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文化仍然坚韧,给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