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培训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由此带动形成了一批非学科类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的增长。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武汉东湖高新区已成为全国教培机构最多的区域之一,目前共有各类线上教培机构1200多家,其中实际经营近200家,头部企业9家。
但随之而来的是,涉及教育培训服务的市场投诉、纠纷诉讼激增。近3年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简称“东湖高新区法院”)已审理教育培训纠纷案件7000余件,是该院民商事案件类型中名副其实的“TOP 1”。
专题调研“把准脉”
为什么光谷的教育培训类纠纷特别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要治理这类纠纷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哪些部门参与?
2024年5月,东湖高新区法院成立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纠纷专题课题组,由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程皓担任课题组组长,以该院2021年以来受理的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纠纷近万件案件为蓝本,对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纠纷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2024年以来,东湖高新区信访总量最多的就是教育培训类,由此导致进入法院的纠纷也是最多的。”
“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均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宣传、夸大宣传的现象,提高学员期望值后易引发纠纷。”
2024年7月,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会议室里,讨论热烈。带着诸多疑问,课题组成员与市场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深入沟通、广泛探讨。
除走访职能部门外,课题组还采取约谈涉诉相对集中的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回访接受教育培训的学员等方式,最终形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关于近年来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后被《楚天审判》2024年第4期刊登。
司法建议“开良方”
立足于前期的调研成果,针对教育培训类案件多发的问题深化根源,东湖高新区法院在2024年6月向区党工委、政法委呈报的《第二季度万人起诉率专报》中,对教育培训问题开展专项分析。该专报被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政法委书记签批,要求有关部门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整治。在征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意见后,东湖高新区法院2024年9月发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司法建议书》。
该司法建议经综合分析,总结出教育培训纠纷案件总体上呈现出线上培训矛盾突出、学员诉讼成本较高、群体诉讼特征明显、矛盾化解难度较大、教培机构败诉较多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共同助力线上教育培训服务纠纷多元化解,督促培训机构合法规范服务,共建良好教育培训环境,特向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政务与大数据局、文化旅游体育局、人社分局、公安分局等单位从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严惩涉嫌诈骗机构、建立多元解纷机制,加大矛盾调处力度四个方面提出司法建议,并附上相应的民事判决书。
府院联动“挖病灶”
有“建”有“纳”,回声响亮。
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政务与大数据局、文化旅游体育局、人社分局、公安分局收到司法建议后均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后在9月至12月间陆续向东湖高新区法院回函。
2024年8月至10月,东湖高新区政法委牵头,成立东湖高新区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治理行动工作专班,出台《东湖高新区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方案》。专班累计召开5次治理推进会,2次行政约谈会,对教培类信访量排名靠前的机构联合开展4次现场宣教规范经营活动。东湖高新区法院积极配合专班行动,编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网上教育培训及网络服务公司涉刑典型案例汇编》,通过以案释法,对教培机构的涉刑行为进行风险警示,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培训规范的专项治理。
9月至11月,东湖高新区法院教育培训服务合同收案量由去年同期775件下降至457件,同比下降41.03%,治理效果成效已然显现。(刘志强、金俊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