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键词:总书记清华行 中国画双年展 德国iF设计奖 《西厢记》漆绘
1.【总书记清华之行第一站来到美术学院,再次凸显对美育的高度重视】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校庆之际,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先后视察美术学院、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展示、西体育馆,并同师生代表座谈。此次清华之行,首先来到美术学院,再次凸显了总书记对美育的高度重视。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造活力。从细处讲,美育可以引导青少年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关乎青少年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关乎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是总书记的初衷。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观美术学院校庆
特别展
图片来源:中国文艺网
2.【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将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4月22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承办的“抱石风骨·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将在江苏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推进“为伟大新时代造像立传”的主旋律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发现更多极富潜力、面向未来的美术创作人才,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新金陵画派“其命惟新”“笔墨当随时代”“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
“抱石风骨·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海报
图片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3.【2021德国iF设计奖出炉】4月14日,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iF设计奖公布了2021年度获奖名单。在近1万件投稿作品中,75件作品获得金奖脱颖而出,其中有18件获奖作品来自中国(包含港澳台)。在本年的包装设计奖项当中,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的包装设计在本届iF奖得到不少青睐;许多来自欧洲和亚洲的传统、彰显地域特色的设计元素也被运用到了包装当中,收获大量好评。
德国iF设计奖作品
图片来源:凤凰艺术
德国iF设计奖作品
图片来源:凤凰艺术
1.【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中国传统戏剧《西厢记》简介】《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描绘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书写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被明代的李日华改编成南曲《西厢记》,清代以后昆曲、京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演出,而且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词警芳心”即直接关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牡丹亭》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译本,影响所及遍布全球。
2.【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中国传统戏剧《西厢记》情节】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3.【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中国传统戏剧《西厢记》剧照欣赏】
图片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西厢记》/谢慕莲、谢同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西厢记之琴传心事》/天津杨柳青/
木版年画/清乾隆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写莺莺展读张生书信》/闵齐伋/
版画/明崇祯十三年
图片来源:《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六色套印本》
1.【郭立忠:中国传统漆绘发展研究】
郭立忠,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传统造物器具上的漆绘装饰不仅起到保护胎体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还有美化装饰的效果。作者认为,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去发现古代传统漆绘的发展过程,以此来探寻古代传统漆绘本质的形成与发展路径,可以更加直观地看见古代传统漆绘发展的完整脉络,为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文章以中国传统漆绘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漆绘为切入点,从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考古学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漆绘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传统漆绘发展演变的完整路径,阐释其漆绘发展的创作题材、表现内容与形制变化的规律,从而揭示现代漆画与传统漆绘的血脉基因联系,完善中国传统漆绘向现代漆画发展演变的体系研究。
原文载于《美术大观》2021年第02期
晚明款彩“汉宫春晓”漆屏风/山西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美术大观》
2.【赵婧如:浅谈张派《西厢记》的唱腔与伴奏】
赵婧如,国家京剧院。《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杰作。《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之一。《西厢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通俗、合律、自然流畅,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原文载于《戏剧文学》2021年第03期
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