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 7月3日,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直播在线上举办。该场对话的主题是“聚焦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曹顺明表示,保险业是经济的“减震器”和社会的“稳定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走向更广覆盖、更深层次、更系统性的新阶段,呈现业务、科技、数据、组织、机制同向发力的新特征。
一是积极发展面向各产业的数字金融,促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保险业通过跨界融合与开放生态为各产业提供风险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风险减量能力。
二是融合运用多种数字科技,赋能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险业正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导向,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经营质效,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敏捷的全过程支持,同时兼顾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筑牢安全底线,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是深入推动数字化转型组织变革和机制优化,适配数字化转型。保险企业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做出组织变革和机制优化等创新尝试,加快建立一体化数字化转型推进组织,建立数字化转型配套机制,培育数字思维和数字化转型文化,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全面推进适应数字化新时代要求的敏捷型组织建设。
曹顺明从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再保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赋能保险行业全价值链、迭代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一是推动组织变革,确保转型效能。中国再保不断进化数字化组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推进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有效保障数字化转型落地见效。着力构建以再保险板块为核心主体、保险科技机构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新发展格局。这标志着中国再保数字化转型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以数据为核心,夯实数字化能力。中国再保加快贯彻落实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搭建集团系统数据治理框架体系,明确数据治理管理矩阵;制订数据管理能力提升三年规划,统一数据标准,完善数据架构,提升数据质量,激活集团系统数据聚合优势,提升数据管理能力级别层次,力争成为数据管理领域的优秀实践者。
三是加速科技赋能,创新商业模式。中国再保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业务驱动、科技赋能”,加快打造面向保险行业和各产业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持续输出综合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再保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科技含量”。立足高质量服务境内外客户并穿透式量化管理业务风险,中国再保自主研发了组合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境内外巨灾、非巨灾累积风险的创新管理。该平台运用先进算法即时处理大量风险暴露数据,基于历史灾害情况对保险标的进行随机冲击拟合,通过灾害地址信息、发生路线评估并管理标的损失与公司赔付情况。目前已实现8秒内完成单笔风险定价,1分钟内同时处理36笔风险定价,组合计算性能稳定且优异,高效满足再保险公司处理大量企业客户数据的需求。同时依托平台生态,推进直再融合、产业融合和政企融合,开拓“保险+科技+服务”新商业模式。
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这项活动自2013年组织开展以来,得到行业内外广泛赞誉,成为保险行业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年度主题是“保险,让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气”。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新华网联合推出系列直播对话,聚焦热点话题,邀请专业人士,讲解保险知识,为保险消费者答疑解惑。(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