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票根经济别止步于让利
中国文化报
2025-05-09 09:31:44
49.5万
一张门票除了看演出、逛展览还能干什么?凭电影票免景区门票、凭演出票兑商圈代金券、凭博物馆票根享周边免费停车……“五一”假期,多地涌现“票根+”新玩法,一张小票根升级为消费“通行证”,撬起连接各业态的票根经济。
作为一种创新消费模式,票根经济打破了传统消费的孤岛效应,帮助商家实现精准获客,让消费者享受真金白银的优惠,有效整合文旅资源,为促进市场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日益火热的票根经济背后,同样面临“成长的烦恼”。比如,部分“票根+”活动只满足于打折优惠,对联动经济的认识不足,在业态整合、内容驱动方面疲软乏力;个别景区通过“免票引流”进行“二次收割”,无法真正摒弃“一锤子买卖”的短视思维,忽视了服务质量和受众体验;有的地方政策协同落后,文旅商体等资源疏离、各自为战,市场参与主体步调不一,难以实打实地满足各方消费意愿。因此,如何更好地以“票根+”重构消费连接方式,让其从用完即弃的凭证真正转化为串联多元场景的新钥匙,是多地面临的一道思考题。
笔者认为,让票根经济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在推动惠民的同时跳出单一打折思维,关注整体市场生态,培育成熟商业逻辑,让演出、赛事、交通等原本割裂的消费场景拧到一起,打造从内容到消费的闭环。其次,要进一步构建“政策—商业—技术”协同体系,比如,制定鼓励企业参与票根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构建长效收益分配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惠企增效;或以新技术为引领,打造一体化票根服务平台,实现“一次核验、多场景通用”的便捷化、可追溯流程等。再次,多措施保障市场良性发展,把“小票根”更好地升级为文旅融合“超级入口”,真正实现“一票通联、以文塑旅”美好愿景。
(作者 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