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里传来一阵阵马林巴琴琴声,杨先生抬头一瞧,时间显示19点,不用问,电话一定是老伴的朋友打来叫她去搓麻将的。每天晚饭后,杨先生的老伴王女士都要去打麻将。她们有个麻友群,每天2小时,固定不变。
问到长辈住进泰康之家·鹭园后最高兴的是什么,不等王女士开口,杨先生就抢着说:“她在这再也不担心三缺一了。我们俩每天都会参加很多活动和运动,对她来说,打麻将就是运动,因为动脑子也是运动。”说着,两位长辈就笑成了一团。
杨先生和王女士在泰康之家·鹭园参加活动
自然环境+医养融合,让入住泰康之家成为长辈放心之选
王女士和杨先生,今年都已是90岁高龄。他们选择入住泰康之家·鹭园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先后两次实地考察后做出的决定。
王女士在入住泰康之家·鹭园前,腿部曾骨折过,虽现已康复,但仍带有三块钢板,走路时不如原来那样方便、平稳。特别遇到冬天雨雪天气,预防摔跤就成了保障王女士安全的头等大事。两个女儿深知保障父母出行安全的重要意义,但远在深圳和香港的她们,无法常回到厦门陪伴老两口,她们亟需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
与广州一位泰康保险销售主管无意中的谈话,让大女儿得知在广州黄埔区长岭居国际生态居住区内建有一座泰康旗舰医养社区——泰康之家·粤园。粤园引入了国际领先的CCRC持续照护模式,配备医院和养老照护设施,能为居住在里面的泰康居民提供“五星级医养照护服务”。
泰康之家·粤园
如果真像销售主管介绍的那样,长者居住在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不仅可以解决居家养老所面临的防跌倒等难题,更有系统化、专业化的全方位健康保障。抱着好奇和对晚年幸福生活的向往,女儿们和两位长辈决定亲自走进泰康之家·粤园实地参观。
那里与他们想象中的传统养老社区全然不同,更像是一处被公园和古木环抱的“天然氧吧”,千年荔枝成荫、池塘荷花繁茂,当地的生态环境给两位长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而园内配备的一级综合医院和医疗设备,都让两位长辈对这里所能提供的健康保障更有信心。
真正让两位长辈决定入住泰康之家的,是园内居民们真实的生活状态、高品质生活以及高素质服务管理团队。“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他们在做活动,人很多,热闹极了,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非常积极、充满活力。”
“江南美,美江南,江南水美山更美……”在一曲《江南美》的背景乐下,模特基础国标普及班的长辈们正在练习舞蹈,她们手持羽扇,手臂轻摆,一步一踏间都展示着健美与优雅。
这样美好的晚年情景让王女士很心动,但碍于不懂粤语,两位长辈决定等厦门的泰康之家·鹭园建成后再入住。
2020年6月16日,泰康之家·鹭园封顶;2022年3月26日,泰康之家·鹭园在厦门正式开业。在开业前,两位长辈又对泰康之家·鹭园和场外超体进行了参观,参观当天便决定入住;2022年3月24日,两位长辈的搬家事宜基本完成。
走进泰康之家·鹭园,有别于一般楼宇,社区以闽南土楼为设计原型,将“榕树下”的生活场景和文化艺术相融合,各个楼座间通过活力平台相互连接,不仅方便居民往来各个楼群,还提高了园区工作人员的到达率和服务效率。
此外,结合厦门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社区采用首层架空的建筑结构,实现了既遮风避雨、防潮避湿,又亲近生态的居住效果。两位长辈所居住的独立公寓楼栋,房间均在南侧,北侧为无障碍走廊,无论身处几层都能实现南北通透、冬暖夏凉。
杨先生还特意参观了厦门泰康之家鹭园康复医院,医院占地14000平方米,设有老年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和康复医学中心,急症接诊、日常诊疗、慢病管理、专业康复、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一应俱全。此外,根据厦门老年病发病顺位及气候特征,医院还设有骨质疏松、糖尿病、痛风等特色专科。“我目前还没有住进过泰康之家鹭园康复医院,但那里的急救治疗设备、绿色通道等设施条件都是三甲医院级别的,所以很放心。”杨先生说道。
适老口感+多元选择,让长辈健康养老从膳食开始
在泰康之家·鹭园,长辈们的每日三餐都由专业餐饮团队共同制定,制定标准除了基础的可口、营养美味外,还要满足适老需求。餐厅以“自选+自助”形式放餐,再配以新鲜水果和糕点作为下午茶。为了满足不同地域长辈们的口味偏好,所供餐饮尽量多样,从南方的精细小厨到北方的粗犷烹煮,一应俱全。
对于王女士来说,膳食方面与居家养老时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种类选择更多,“在家虽然可以做饭,但我们老两口每餐最多只有3个菜,吃不了就浪费,现在每个都可以吃上一两口。”
而面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长辈,社区会每日记录血糖、血压变化,再根据长辈提出的进食需求,提供特殊餐饮,充分保证长辈们的饮食健康。
杨先生非常注重维生素的摄入量,在以往,他每日要到市场购买当天的新鲜水果。如今,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管家可以常常为其外出“代购”,免除了长辈外出的风险和不便。“餐饮是泰康之家·鹭园的一个亮点。因为我是传染病方面的医生,我知道营养充足的重要价值,园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也是我们至今没有感染新冠的重要原因之一。”
10点45分,杨先生已经拉着王女士在一楼大厅坐定,他们在等待音乐疗愈课开课。在音乐疗愈课上,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团队和文娱疗愈师团队会带着长辈们一起享受音乐、学习唱歌,有退休前从事声乐专业领域的长辈,还会积极加入到教学工作的制定中去,从学习者变为教授者,提高长辈们之间的交流机会。
下午时间,是两位长辈最忙的时候。杨先生要去学画画、打台球,和朋友们喝咖啡、游泳;王女士则要去教学手工、剪纸、跳舞。各自不同的活动偏好,让两位长辈在泰康之家·鹭园又有了各自新的朋友圈、社交圈。
他们眼下正商量着,制造一个把朋友们聚在一起搞沙龙的机会,可以聊天、品茶,还可以互相介绍彼此的保健养护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健法宝,我们朋友多,需要找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候,互相介绍经验,更能拉近彼此感情。”杨先生说道。
安心守护+贴心陪伴,让长辈们对晚年生活充满信心
为了尽最大可能保护社区内居民们的健康安全,自2022年12月开始,泰康之家·鹭园开始实行封闭管理,所有物资往来均依靠快递,暂时停止外来人员探望。对此,长辈们纷纷表示理解。杨先生更直言:“泰康之家·鹭园的保障和救治工作做得相当好!我们住在这里,什么都不担心。”
工作人员除了在安全防护方面给了长辈们信心,他们更是在药物补给方面,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尽其所能满足长辈们的需求。
在厦门泰康之家鹭园康复医院,面对有长期用药需求的长辈,医务室提高药物储备的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应长辈们的要求,领取居民医保卡,帮居民外出购药。杨先生就在其中,因长期昼夜颠倒作业,他已经养成了60年依靠睡眠药入睡的习惯。每周,他都会把自己的医保卡交给医务室主任,由其“代购”药品。
从厦门出发游到金门,15000米,用时2小时,这是杨先生壮年时期的游泳成绩。如今,他依然保持着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快步、疾走,等到天气暖和起来,他还要继续去游泳。
问及90岁以后的健康规划,杨先生和王女士表现得非常乐观和轻松,“虽然不能和年轻时候比,但我们对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