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碱水咸”为滨海潮土,属重度碱化环境,以无盐渍化土壤居多,PH值平均高达8.6。近年来,为深入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优势,积极转变育种观念,实现了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的转变,先后育成“捷麦19”“捷麦20”等自主研发品种。
作为历史上古黄河的入海口之一,黄骅种植旱碱麦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具有抗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的特点,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红秃头”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经数次选种与改良,目前主要种植捷麦19、捷麦20等本土适宜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以上,并推广至山东滨州、天津滨海新区等滨海潮土区域。
小麦籽粒饱满,光泽透明,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小麦抗旱性和耐碱性较强,平均抗旱等级为2级,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切弹性好防风抗倒伏,具有高抗小麦条锈病、免疫小麦叶锈病的特征,耐寒性好,具有越冬安全、品质优良的特点。
“捷麦19”是沧州运河以东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自2006年该品种育成至今,黄骅小麦种植面积实现了从44.7万亩到62.5万亩的跨越,目前沧州市年植面积100万亩左右,并被推广至天津南部和山东北部等150万亩盐碱地区种植。2019年开始,“捷麦19”被新疆和硕县连续四年引进示范试种。
2022年“捷麦19”入选了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绿色健康、节水降耗、提质增效、生态环保、高效利用”小麦主导品种,因其抗病毒、抗倒伏、耐盐碱特性,种植管理上体现出“不浇水、少施肥、省人力、稳收益”的特点,能显著降低农户后期投入。
黄骅旱碱麦加工产品包括面粉、面花、挂面等,年加工产值约14.4亿元,其中,重点加工企业实现年销售额5.47亿元,主要销往京津冀、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内蒙等地,供销多家企业运营推广旱碱麦加工产品线上销售,与北京40余家大型商超、电商开展深入合作,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旱碱麦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探索建立了旱碱麦种植“六步法”(品种选择、重施基肥、缩行增密、重度镇压、春季追施水溶肥、“一喷三防”)、“六统一”(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管理模式,制定了《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形成了168项种植标准,建立了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耐盐碱作物种植标准化体系,旱碱麦亩产由最初的50公斤左右提升到215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40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