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减字木兰花·竞渡
词作者:黄裳
撰稿:王贺
诵读赏析:邓小鸥
红旗高举,
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
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
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
衔得锦标第一归。
·点击收看·
【赏析】
词作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春季水上竞渡夺标的场景。
黄裳(公元1044年—1130年),字勉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壬戌科进士第一。宋徽宗政和年间,出知福州,后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少傅。黄裳精于礼学,又喜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
黄裳词作题材广泛,涉及咏物、写景、闲适、节序、咏怀等,词风清淡雅正、骨力坚劲。著有《演山词》,附在《演山集》中。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为《木兰花令》上下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等。
黄裳现存词作中有两首写到水上竞渡的风俗:一首是《喜迁莺·端午泛湖》,专门描写了端午节人们包粽子、采菖蒲、手腕上缠系五彩线,以及龙舟竞渡等风俗;另一首就是《减字木兰花·竞渡》,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景。相传,竞渡是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而开展的水上活动,后来演变为民俗活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举办。这首词有“飞出深深杨柳渚”句,说明描写的是春季竞渡。
上片写竞渡场景。宋人竞渡,常以红旗相招作为开始比赛的信号。万众瞩目之下,人们屏息凝视,只见前方红旗高高举起,猛一挥动,竞渡的龙舟就飞也似的冲出杨柳掩映的洲渚。高举的红旗、茂盛的杨柳,安静中透出一份别样的紧张。一个“飞”字迅即拉开竞渡大幕,接下来便是前呼后应、鼓声雷动的热烈场面了。那助战的鼓声,一声紧似一声,巨大的声波就像匕首一样划破万顷烟波,在江面上来回翻滚。词人从安静写到热闹,从视觉写到听觉:一个“飞”字写出了龙舟的轻快迅捷、有如离弦之箭乍然蹿出的情状;一个“破”字则写出了竞渡已到白热化程度,眼睛已跟不上龙舟,只能听到鼓声的此起彼伏。
下片反其道而行之,从热闹写到安静,从听觉写到了视觉。激烈的比赛让人目不暇接,只听见人群中爆发一阵欢呼声,震天撼地,仿佛一下子惊退了各家龙舟肆无忌惮的鼓声。“惊退”两字用得形象传神,写出了竞渡的人们埋头苦干之际,观众的欢呼声却让他们猛然抬头,惊愕地看向最前方的龙舟,确认了自己的失败后沮丧退却的心理。金碧辉煌的水殿西侧,静静地停泊一条小船,小船上立有标杆,上面悬挂着锦标彩头。得胜的人们把锦标取下,垂在龙舟的口中,闲闲归去。唐代卢肇《竞渡诗》有“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首词的“衔”字用卢肇诗意,与龙舟的形状和锦标垂挂的位置切合,且透出一种胜利者的悠然自得。
黄裳此词颇为难得,不只因为他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民俗,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史料,更因为他不去交待龙舟竞渡的来龙去脉,也不做感情渲染,只集中笔墨描摹竞渡的全过程。他抓住视与听的细小之处,以动静交替的方式,呈现出竞渡壮观的场面、紧张的气氛、欢快的基调以及参与者的心理,描摹准确,体物精微,独具特色。
撰稿:王贺,文学博士。就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
诵读赏析:邓小鸥,国家一级演员,中广联合会演员委员会理事。影视作品:《十六号病房》《努尔哈赤》等,主演广播剧作品多次获“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为《西游记》《射雕英雄传》《我这一辈子》《星球大战》等影视剧配音及做配音导演。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李彤、张石、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胡晨曦、黄文静、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