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思客闭门会在博鳌举行。此次闭门会汇聚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与专家,围绕抢占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制高点、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保障数字安全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构建开放协同体系:携手共进 共创未来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指出,当前,我们正身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对这一历史机遇,中国铁塔始终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安全为底线要求,以普惠为价值需求,积极拥抱变革,努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表示,大模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使得AI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和场景。未来,各行各业都会经历从“人是主导,AI辅助”到“AI主导,人监督”模式变迁。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曹蕾认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仍需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曹蕾呼吁,大家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她透露,中国移动正在强化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AI技术深度赋能低空经济的发展,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春楠则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行业AI部总经理李江表示,建筑行业产业链长、环节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AI技术将在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天津天融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冯林安则关注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挑战。他认为,未来大模型的应用需要打通行业数据,实现与行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上海国科龙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管理合伙人李哲峰则从投资人的角度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将深耕行业的人才与AI技术相结合,培育科创家,将对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认为,在大模型阶段,AI技术能够在复杂的数据中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工作。这将为科研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
营造良好应用生态:AI赋能 产业升级
在营造良好的产业应用生态方面,与会嘉宾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总院院长、零碳信息通信网络联合实验室主任杨军分享了实验室在通信运营商四大场景中的节能、储能、绿能和碳数字化方面的实践。他介绍,实验室通过应用大量AI科技,在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及精密机房中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杨军的发言展示了AI技术在通信运营商领域的应用成果,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俊伟表示,旷视科技利用可视对讲和可视电子工牌等技术,结合Brain++算法量产体系,为各行各业快速定制不同算法,实现了AI技术的广泛应用。
深圳市辰普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汤琼认为,企业应该将业务基础能力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合作总经理谢军则提到,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机会在于行业应用。他强调,只有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才能开发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大航品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航表示,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观选择和逻辑判断是不可替代的,但未来设计工作可能是由人+智能化软件协同完成的。
英比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段继奎认为,在AI应用中应明确场景和目标、分层和角色定位、建立安全边界与鼓励跨界、深入全栈AI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技术的真正落地和持续发展。
完善数字安全体系:保驾护航 共筑防线
在构建完善的数字安全综合治理体系方面,与会嘉宾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潘春洪认为,大模型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也是解决计算可信性的关键举措。他从算法、数据、应用三个层面关注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数字安全在AI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北京飞拓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海波则从算力运营企业的角度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表示,算力运营企业在确保算力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国产替代和构建安全生态体系方面,需要深度参与和资源整合。
最后,范渊强调了人工智能安全话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认为,人工智能安全既涉及老话题的延续(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也有新话题的探索(如模型安全、内容安全)。同时指出未来在模型越界监测与应对方面的挑战和价值。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障AI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市场秩序和技术应用行为。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完善的数字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