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词作者:王炎
撰稿:樊令
诵读赏析:李嘉佳
山冥云阴重,
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
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点击收看·
【赏析】
此词描摹了农村郊野春雨欲至的景象,表达了农民劳作的不易和天下苍生的苦难与愿景。
王炎(公元1137或1138年—1218年),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再调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议论相得。后通判临江军,除太学博士,迁秘书省著作郎。不畏豪强,终因谤罢。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卒。有词集《双溪诗余》。其词“不溺于情欲,不荡于无法”,意境清新自然,感情质朴健康,这首《南柯子》就是颇具代表性的词作。
《南柯子》,唐教坊曲,又名《南歌子》《春宵曲》《望秦川》《风蝶令》。有单调、双调。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双调五十二字,又有平韵、仄韵两体。王炎此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此词起笔三句,描摹了农村郊野春雨欲至的景象。“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以对仗开篇,从大环境着手渲染。山色昏暗,阴云密布;气温骤降,寒意袭人,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场大雨正在酝酿,让人联想到姜夔“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之句。接着,词人用一个特写镜头捕捉到了气候对花色的影响。“数枝幽艳湿啼红”,本该耀眼夺目的春日,在“云阴重”“雨意浓”的自然环境下显得暗沉无光,因此“明艳”的花朵转向“幽艳”。“湿啼红”形象地写出雾气凝聚的水珠在花瓣间翻滚,泛起微弱光亮的场景。同时也运用拟人手法,将饱含浓重水气之花比作眼角噙着莹莹泪珠的少女,脉脉含情,风姿摇荡,赋予静态的花以流动的生命力。“冻云黯淡天气”下的此情此景,难免使文人生出无限幽怀,而“莫为”二字笔锋陡转,一扫伤春惜花情怀,奉劝人们不要因风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换言之,除了个人狭小情感之外,应有更值得关注的事。
过片,词人直接把视线转向苍生。“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沟塍,指农田的水沟和田埂。尽管风雨如晦,辛勤劳苦的农民们仍然披蓑戴笠,下田耕作,将田埂沟渠整理得井井有条。“朝朝”“处处”两个叠词,体现了词人溢于言表的感慨与赞美。三农,指一年中的三次农忙,即春耕、夏耘、秋收。“人间辛苦是三农”句换位思考,深切地体恤到了农民劳作的不易。结句“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写出了劳动人民真切朴素的愿望:盼望雨水充足,五谷丰登,有一个丰收的年成。忙于劳作的农民是没有闲情去临风惆怅、赏花惜花的。词的上下片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语言晓畅,明白如话,风格与感情都是质朴健康的。王炎将春风春雨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联系起来,跳出了伤春惜花的狭小天地,看见了天下苍生的苦难与愿景,殊为难得。
撰稿:樊令,江西教育出版社学术(古籍)出版中心编辑。曾参加《中华诗词》杂志社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获中华诗词“雏凤奖”。
诵读赏析:李嘉佳,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主持人,主持《一路畅通》节目,2004年度全国优秀娱乐节目主持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李彤、张石、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胡晨曦、黄文静、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