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郑然)5月23日晚间,小米集团(1810.HK)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在核心业务持续向好的基础上,汽车业务的积极表现点燃公司多元增长引擎,业绩增速步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小米集团一季度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达65亿元(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23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增,高端化运作加速推进
在各项业务收入中,智能手机业务表现亮眼。财报显示,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060万台,同比增长33.7%;收入达465亿元,同比增长32.9%。据Canalys数据,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15个季度排名前三,市占率达13.8%。
“二季度也会增长较多。”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预判,小米将延续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相较去年1.46亿台的出货量,今年全年“至少会超过1.6亿台”。
同时,小米智能手机高端化运作正加速推进。据第三方数据,一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5000-6000元价位段智能手机(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为零售价3000元及以上的机型)市占率达10.1%,同比提升5.8%。
在卢伟冰看来,小米智能手机海外高端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可谓“是翻倍式的成长”。今年2月,小米在西班牙巴塞罗首发的小米14 Ultra手机海外定价1499欧元,折合人民币近1.2万元,“在海外市场,这款手机我印象中加单了3次”,卢伟冰如是感慨。
IoT与生活消费品毛利率创新高,互联网版图实现新突破
在小米的核心业务中,除智能手机业务外,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亦表现不俗。期内该业务收入达204亿元,同比增长21%;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5.7%增至19.9%,创历史新高。
卢伟冰表示,平板产品、智能大家电及可穿戴产品收入及毛利率的增加是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一季度小米平板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93%,排名全球前五,中国大陆第三;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加46.0%,多半归功于中国大陆空调、冰箱及洗衣机出货量的增加;可穿戴设备中国大陆出货量同比增长70%,据Canalys数据,小米一季度TWS耳机出货量在中国大陆市场荣获第一,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
此外,互联网服务业务也是小米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期内该业务收入达80亿元,同比增长14.5%,毛利率提升至74.2%。其中,境外互联网收入达25亿元,创历史新高。月活用户方面,小米在3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58亿,同比增长10.6%。截至一季度,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增至7.9亿,同比增长27.2%。
传统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为小米本次业绩的超预期表现夯实了根基。核心业务的傲人成绩,更为小米创新研发业务的发展持续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和自生动力。据悉,截至3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达1273亿元。
跨界造车引爆市场,2024全年交付目标向12万台冲刺
在研发方面,小米持续投入巨资。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研发支出达52亿元,同比增长25.4%。这些投入主要用于AI和智能汽车领域的研发。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智能化是小米汽车发力的重点方向。3月28日,小米首款智能电动汽车Xiaomi SU7系列正式发布。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坚持技术全栈自研,采用了包含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BEV等领先算法的先进架构,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量产。
截至4月30日24时,Xiaomi SU7系列锁单量达88063台,截至5月15日10时,完成了第10000辆新车的交付,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记录。值得一提的是,由于3月底小米SU7正式发布,4月初才开始正式交付,一季度小米并没有披露电动汽车业务的收入情况。
卢伟冰表示,为了满足用户提前交付的需求,小米工厂的产能爬坡也在全力提速,计划在6月份提拉到双班生产,并有信心在6月当月交付超过1万台,并确保2024年全年交付超过10万台,向12万台目标冲刺。渠道方面,小米透露,到2024年年底,公司汽车销售门店将覆盖46城、达到219家,服务中心将覆盖86城、达到143家。
一季度开局,小米业绩实现质效双升的同时,收获资本市场看好。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小米港股股价年内上涨近30%,花旗、里昂等多家头部机构均给予小米买入评级。
全面步入增长快车道的小米,新旧业务协同并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智能生态领跑全球的优势下,属于小米的未来,或许正在加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