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县域经济领跑者,晋江市以3000亿元的鞋服产业为龙头、构建起“1+4+N”现代化产业矩阵——千亿元的纺织领航,四大四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并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加速成型。
为进一步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晋江市积极探索创新,联合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泉州金融监管分局、外汇局泉州市分局,出台《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晋江市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打造优质资金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央行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安排再贷款专用额度10亿元,设立“晋江市制造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贷款”,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对于贷款投放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晋江市财政将给予奖励。
此外,晋江市财政对金融机构向7个高耗能领域制造业企业发放的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的贷款,以及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的外债,分别给予0.5个百分点的贴息支持。《措施》还支持晋江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利用企业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等多种债务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晋江市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拥有46枚中国驰名商标,10家企业荣获全国首批“国潮品牌”荣誉称号。为促进国潮品牌集群发展,《措施》中提出支持企业开展质量、品牌要素融资和并购融资,设立“晋江质量贷”。金融机构将为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等相关资质荣誉的企业,提供专属授信和利率优惠。
同时,《措施》支持金融机构运作泉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开展商标内评估。对于以企业商标品牌为质押的融资业务,产生的损失由风险补偿金、市担保公司、合作银行、合作评估机构按40%、35%、20%、5%的比例承担本金损失,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助力品牌建设与金融支持深度融合。
中小企业是晋江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支撑。为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可得性,《措施》明确晋江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对代偿率不超过5%的部分,在合作银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再担保机构进行比例分险后,财政将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按实际发生代偿责任金额给予全额补偿。
《措施》还鼓励金融机构发放仓单、存货、生产设备等抵质押贷款,并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担保登记,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此外,为支持涉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措施》深化晋江市“汇率避险担保增信”机制,由晋江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银行提供专项担保额度,专门针对远期结售汇所需缴纳的初始保证金部分进行担保,以担保增信方式替代汇率避险保证金,不断扩大合作银行覆盖面,构建企业“零负担”的汇率避险模式。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晋江市正加速推动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为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未来,晋江市将继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深化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吴丽琴 黄志新 阮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