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头连接创新,一头连接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助力。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激发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和转化动力,打造出更多品类的专利密集型产品,提升专利市场价值,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9月13日,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举办以“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论坛,论坛分为上下半场,主题分别为“提升专利价值,推进转化运用”“构建运营生态,提升产业水平”。论坛上,与会专家聚焦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的构建,倡导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动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增添动能。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 黄武双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沈黎萍
论坛上半场由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黄武双主持,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沈黎萍首先进行了主题演讲。沈黎萍表示,陕西省科教资源富集、工业体系完备、创新实力雄厚,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民营经济欠发达、外向型经济不活跃等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扬优势、育新机,加快破解科技和产业脱节的难题?她认为,可以从五方面着手:以智为先,培育高价值专利;平台借力,推动专利转化运用;聚焦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服务升级,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人才引领,打造知识产权专业化队伍。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中国分会会长 龙传红
如何打造高质量专利组合,推动高价值转化运用?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中国分会会长龙传红建议,创新主体要以专利转化运用为导向,建立适合自身的专利管理模式和制度,同时,要重视专利的保护和运用,掌握专利检索、预警、挖掘、布局等基本能力。创新主体也可以尝试寻找专业水平高和信誉度良好的服务机构进行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主体即便是同外部机构进行合作,仍要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强化内部培训,提高发明人的意识,提高技术交底书的质量。他指出,对于国外企业而言,则是要更加关注中国的专利实践。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处处长 陈明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处处长陈明媛介绍,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明确部署要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同时要两端发力,提升专利质量,加强政策激励。今年1月份,八部门联合出台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对全国高校、科研机构134.9万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9.3万件进行盘点,经高校、科研机构筛选进入转化资源库发明专利67.8万件。搭建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系统,广大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实现专利精准匹配和对接。
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会长、TactoTek公司总法律顾问 索妮亚·伦敦
关于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创造战略价值,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会长、TactoTek公司总法律顾问索妮亚·伦敦分享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价值驱动型知识产权管理,即主动利用知识产权创造收入和其他好处,从第三方处获得盈利;第二种是排他模型,这个模型对于很多制造业公司而言非常重要,这类企业积极主动利用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上创造排他性的公司地位;第三种是防御性地利用知识产权来降低或者消除第三方知识产权项下的责任义务。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法务部副总裁、重大项目部部长 沈弘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法务部副总裁、重大项目部部长沈弘飞的演讲主题是“加强市场化专利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开放创新”。他表示,加强市场化专利转化运用,将促使专利包构建聚焦高价值专利,促进创新聚焦高价值技术,也将促使产业普遍达成许可,促进创新成果有序共享和开放创新,形成创新合力,最终助力产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加强市场化的专利转化运用,需要全体产业的参与者和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的积极参与,构建公平合理的产业创新规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知识产权室副经理 权顺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知识产权室副经理权顺强分享了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实践的经验。具体包括建立以重大需求为导向的联合攻关机制,助力成果转化推广;建立较为科学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为成果转化打牢基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激励机制等。
高通公司副总裁、法律顾问 克里斯·朗曼
高通公司副总裁、法律顾问克里斯·朗曼表示,高通公司致力于创新,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战略性运用,获得了保护其技术的重要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帮助高通公司定义并创建了具有关键性规模的生态系统,还为进一步的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这种良性循环持续至今。在强大、稳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的长期保障的基础上,高通公司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超过950亿美元,通过部分由许可费资助的开拓性研究,研发团队解决了一些复杂的问题,这是一条值得被其他创新主体效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
Lot Network公司副总裁、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美国&加拿大分会理事会成员 山姆·威利
Lot Network公司副总裁、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美国&加拿大分会理事会成员山姆·威利介绍,防御性专利许可策略使用策略性许可来降低企业被专利主张实体(PAE)起诉的风险,或者减轻被专利主张实体起诉的影响。防御性专利许可平台正是帮助企业管理和降低与非专利实施实体和专利主张实体诉讼相关风险的平台,主要包括主动防御平台和被动防御平台、营利性平台和非营利性平台。而Lot Network作为世界最大专利许可平台之一,拥有4400多个成员,Lot Network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社区,提供了一个中立的平台,让一些公司来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而探讨解决方案。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副所长、中国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会长 原绍辉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盛鑫军
论坛下半场由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副所长、中国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会长原绍辉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盛鑫军首先以“持续综合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演讲。盛鑫军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主动担当,勇于改革,促进成果转化,通过“小切口、大突破”的系列改革试点,解绑了一些制约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细绳子”,系统解决了“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建成“一门式”管理服务体系,打造成果转移转化专业队伍,创立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体系,构建成果转化国资单列管理新模式,“海纳百川”构建灵活多样的成果转化模式,破除专有技术转化后个税减免的制度障碍,建立人事、国资、审巡配套保障政策,建设“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新形态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秘书长 王军雷
谈及汽车知识产权运营及转移转化现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秘书长王军雷表示,我国汽车行业单纯专利运营较少,转移转化主要以自己实施为主,大量车企专利运营占比在5%左右,相比企业拥有的庞大专利数量,单纯对外专利运营数量较少,而且车企专利运营多存在于内部公司单位之间的转让和许可,内部转让许可大多占90%以上。因此,汽车知识产权运营,要形成“技术-专利-产品”闭环,这是推动专利价值实现和专利运营的关键路径,力争做到技术专利化、专利产品化、产品市场化。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资深业务经理 李洪树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资深业务经理李洪树表示,知识产权金融作为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质效,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充分盘活知识产权价值、激发科技创新潜力、优化社会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立足于自身全球化、多元化、综合化的经营特点,深耕知识产权金融领域,从金融资源支持、产品服务创新、产业链条连通、调查研究分析等四个方面发力,积极探索以金融服务助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新途径,推动金融创新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有机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宋建福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宋建福表示,在专利转化运用的全流程中,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数据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从早期的新兴技术识别,进而进行专利申请与布局,到后续专利判断与价值评估,再到最终专利转化和融合,这个过程中每一个节点都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因此,不仅需要盘活存量,还要确保现有的专利得到充分地发挥,得以市场化应用,更要高瞻远瞩,做优增量,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高价值专利,为企业未来能够赢得技术制高点打下基础。
Sisvel公司高级法律顾问和业务总监 斯文·托林格
对于如何构建高价值专利池,Sisvel公司高级法律顾问和业务总监斯文·托林格建议,专利池的目的应该是把市场上的参与者汇集在一起,提高专利运营效率。因此,创建一个专利池,需要确保收集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方,收集尽可能多的不同视角。而且还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视角,了解哪些企业对这样一个市场感兴趣,哪些公司是看到了市场在不断地发展,有意愿进行专利运营。另外,构建专利池必须要具备透明度,要有明确的开放条件,去约束专利许可项目。(文字:中国知识产权报 赵振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