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研究院推出周年发布系列演讲,邀请与研究院合作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学术成果。
也欢迎更多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加入进来,共同为长寿时代建设贡献力量。
以下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正联观点节选: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要努力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实现健康老龄化,要老有所为。
应对老龄化是解决如何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居家老人及机构养老老人。这是我国今后几十年,国家、家庭、及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
了解我国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分布和总量、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年龄别差异,了解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居住选择,分析我国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变动趋势,找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日常生活障碍影响因素,将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数据分析基础及出台应对策略的数据支撑。
因此,了解我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现状、过去及未来的意义非常重要。
我们发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老人里,残障率在8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及65-79岁低龄老人之间,即不同的居住安排的人群中显著不同。
关注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建立养老机构合理布局,提升养老机构的护理水平,建立提供对居家护理者的培训和支持,是我们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
简而言之,应对老龄化是应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问题。所以,必须了解未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总量和百分比发展趋势与变动速度,找出降低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生活不能自理残障率的有效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应对我国未来快速增长的老龄化的关键。
了解我国老人的居住安排,我国老人在不同居住安排下的健康状况,为我国各级政府及社区建立老人照料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对我国4期人口普查及跟踪24年的老年健康调查大数据的分析,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必须大力鼓励发展婚姻和家庭,用强大、稳固、和谐的家庭来应对我国快速增长的、庞大的高龄老年人口。
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努力倡导青中年和老年婚姻幸福,鼓励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发展,积极构建生育友好社会,建立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以家庭为基础,机构养老为依托,实现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协同持续发展。
大力鼓励、奖励年轻人婚姻、生育,建立家庭。我们要鼓励单身老人再婚,提高我国老人的健康,达到健康老龄化。
为实现发展婚姻和家庭的利国利民国策,实现国家富强的远大目标及应对老龄化,我们建议国家出台鼓励婚姻家庭的具体政策。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鼓励家庭的税收政策:已婚者的交税额度低于非婚者,有子女的家庭的交税额度低于无子女家庭,在社会保险上对已婚人群给予更大的依托,在健康保险上增加考虑无家庭者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