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淄博市博山区猕猴桃园里却热闹非凡。来自青岛的游客李倩和家人到博山旅行,作为博山猕猴桃“粉丝”的她正在猕猴桃园里采摘。“听说博山十月底还有猕猴桃能采摘,我们今天就过来看看”。
“源泉镇是博山区猕猴桃的中心产区,90%以上的农户都种猕猴桃。”博山区源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翟慎红介绍。
近年来,随着周边猕猴桃种植的增加,博山区一直在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竞争力。“怎么增加产量?怎么进一步提升猕猴桃的品质?怎么解决集中上市采摘期短的问题?”翟慎红说,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关乎当地猕猴桃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在实践过程中,博山区探索出两个路径。
路径一,规范化种植。
“去年用上了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今年新结的果子果型好、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这几天,源泉镇郑家村种植户赵美玲正忙着“养地”,她家5亩地2万多斤猕猴桃,刚过了中秋就销售一空,国庆假期休息了一下,现在开始为明年做准备。
近年来,博山区组建了由院校专家、农技人员等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面向全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普及园林生草、增施有机肥、增加授粉树、水肥一体化等六配套猕猴桃标准化管理技术。
“拿猕猴桃架来说,以前的架子是平的,好多果子晒不到阳光,甜度不够。现在我们采用塔形架,日晒均匀,果子甜度更高,而且修剪新枝更容易操作。”赵美玲略带自豪地告诉记者,严格按照专家指导修剪、施肥、浇水,园里的猕猴桃的品质越来越好,产量也提高了,一亩地大概能增加1千斤。
路径二、拉长销售产业链。
“这个品种叫‘博山碧玉2号’,我在自己家果园种了2亩,给大家带头做个示范。”翟慎红在自家的猕猴桃园介绍说。
据了解,“博山碧玉2号”是由抗涝、抗重茬、抗逆、晚熟的水杨桃砧木嫁接的培育来的,从实验、示范到推广今年正好第四年,长势良好,完全适应当地替代发展,这将为博山猕猴桃持久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延续基础。
“新品种口感好,采摘期可以延长到10月下旬,新老品种交替上市拉长了猕猴桃的销售期。”翟慎红说,当地目前共种植了1000余亩新品种。
除了品种上的更新,博山还在猕猴桃“存得住”上下功夫。
两年前,博山投资超2000万元建设了占地约20亩,集收购、分选、高科技储存为一体的“冰库”项目。
“与传统‘冷库’不同,‘冰库’是依托冰温水分子激活技术,将温度控制在-1℃—2℃之间,进而通过微波振动水分子,确保猕猴桃‘冻不了’,以此延长保鲜期。”翟慎红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冰库”已累计储存猕猴桃上万吨,通过对关键销售节点的集中收储,排解了收获季当地果农对集中抛售的担忧。
靠着不断“摸索”新技术、新办法,“博山猕猴桃,就是有点甜”的美誉正越来越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