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词作者:姜夔
撰稿:李让眉
诵读赏析:杨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点击收看·
【赏析】
作者姜夔经过扬州,看到战乱后的古都破败不堪,一时感触创制了这个词牌。
姜夔(约公元1155年—1209年),字尧章,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姜夔孤贫不第,终生未仕,依靠朋友接济、售卖字画为生。他多才多艺,于词道犹精,作品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诗说》《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扬州慢》是姜夔的自度曲,即自创词牌。词前小序交代了创作背景:姜夔经过扬州,看到战乱后的古都破败不堪,一时感触创制了这个词牌。《扬州慢》共九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前片第四、五句及后片第三句、第八句皆由上一下四句法。序中说这首词有“黍离”之悲,也就是故国之思,后人填此调时,也多用以抒发怀古幽情。
词以地名开篇。淮左名都,指的就是扬州。南宋时,淮南道分为东西两路,淮南东路也称为淮左,扬州就处于此地。竹西佳处,指的则是城外的一座小亭子,亭子得名于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叫竹西亭。在这座亭外,词人“解鞍少驻初程”,停下来稍事歇息。
人停下来,视觉镜头就慢慢推远了,“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杜牧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写长街十里,佳丽无数,这是繁华风流的扬州城最知名的写照。但到姜夔来时,这样的盛景已经没有了,原本热闹的长街,只剩下一片青青的、野生的麦子。人文痕迹彻底湮没在自然中,好像没有存在过一样,这就是序里提到的“黍离”之悲。为什么会这样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十五年前,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扬州在战乱中被洗劫破坏,这就是“胡马窥江”。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人们想起那时的战事,依然心存痛恨。废池,是荒废的池沼,指旧宫殿;乔木,是多年长成的大树,孟子曾用来与“世臣”,也就是世代的家臣作比——这两个意象,都是古都才可以用的。
在这样萧条的情境中,天色慢慢黑了,“渐黄昏、清角吹寒”——扬州是南宋与金国的边界,所以经常有军队的号角声吹响。这一个寒字,就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连接起来,形成了冰冷的通感。听觉与感受交织下,姜夔结束了上片,“都在空城”。城空了,人没有了,只有凄清的角声在空荡荡的城里来回敲击的回音,就更催动了一重心灵上的寒冷。
上片写景,下片转向人文。词人触景生情,想到了扬州的标签人物杜牧,“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前,上片已经铺垫了与杜牧相关的两个典故,这句后又增加了三个:“豆蔻词工”,是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青楼梦好”,是杜牧的“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仍在”,是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它们描写的都是扬州美丽的少女和痴情的歌妓。一串美丽的联想引起了词人感慨,“波心荡、冷月无声”。追怀往事,心湖荡漾,但最终落在眼底的,只有一片无声的冷月。在这样的荒凉里,作者完成了最后一句追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物是人非,但物亦有灵。在最寒冷的冬至,词人把尾韵留给了春日的芍药花,虽然“知为谁生”的疑问仍带着凄凉与不确定,但时间终究来到了新一重的轮回里——明天,或许还不及今日,也或许会有好事发生。绝境中的期盼,正是灵魂不愿沉沦而选择的自我救赎。真正的好词,往往是需要这样一道回力的。
撰稿:李让眉,青年诗人。出版有《所思不远:清代诗词家生平品述》《李商隐十五日谈》等书籍。
诵读赏析:杨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主播,“阅读中国”阅读大使。《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全球华语广播网》等节目主播。首届播音与主持“金话筒奖”、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