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热搜》:什么是飞地经济?
什么是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是指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基础上,以生产要素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利用发达地区优越的要素聚集环境和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形成了局部创新优势,发达地区转型发展也拥有了更广阔的腹地,从而实现了两地资源互补与合作共赢。
在“从高向低飞”的传统飞地经济模式基础上,不少地区还探索实施了“反向飞地”,即欠发达地区主动出击,在发达地区反向设立飞地园区,引流创新人才与企业,实现研发与生产跨地区联动,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选择性地引入创新人才与先进技术,形成对本地化、特色化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
对于跨区域合作来说,飞地和“反向飞地”可谓是一体两面。发达地区需要通过飞地破解土地资源限制;反过来,欠发达地区缺乏的资金、人才、科创资源,也需要通过“反向飞地”这样的创新之举来弥补短板。只有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才能实现飞出地和飞入地的双向奔赴,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区域合作共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