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老干部局拓展离退休干部党建领域,持续加强银发人才库、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基层联系点、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凝聚、激活银发力量,探索构建“1+3+N”银发人才全链条工作机制。
“1+3+N”中的“1”为银发人才库,作为汇聚六个领域银发力量的主力军。鲤城区委老干部局广泛摸排在基层一线发挥作用的老干部,通过组织推荐、上门聘请、个人自荐等方式,围绕党建党务、科教文卫、基层治理、体育艺术、法律法规、农业农村等6个领域,持续挖掘具备发挥优势作用的意愿和精力的银发人才,纳入本级银发人才库动态管理。
“1+3+N”中的“3”即鲤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以及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基层联系点,作为全局谋划布点的指导中枢。鲤城区依托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思想教育主阵地,打好培育“组合拳”,切实加强银发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提升银发人才思想活力、工作动力、服务效力,为鲤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桑榆力量”。
“1+3+N”中的“N”即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多个老党员工作室,作为银发人才集聚、发挥作用的主体。鲤城区将老党员工作室建设纳入“党建+”邻里中心大格局统筹谋划,区委老干局以“工作室+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实现“一个老党员工作室就是一支志愿者队伍”的目标推进。多年来,全区配套建设老党员工作室30个、新组建50余支老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吸引带动800余名老党员参与,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引导老党员、老同志主动走出居民“小家”,融入小区“大家”,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建言献策、监督管理等工作。
结合辖区特色和老党员擅自领域,鲤城区打造“黄姐调解室”“阿胖调解室”“杨长生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老党员工作室品牌。各工作室延伸服务,形成海丝城南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为来往的游客提供游览信息、咨询帮扶等服务,有效推动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此外,通过上下协同、整体联动,老党员工作室成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支点”,常态长效的银发人才发挥作用“生态圈”,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老干部、老党员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各展其能、各尽其才提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