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依托本校老教师资源优势,发挥“五老”特色优势,助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坚持“党建带关建” 统筹推进组织队伍建设
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联系,推动工作主动纳入“五育并举”总格局,形成共同关爱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合力。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带关建”,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融合,纳入党委工作议程、党建责任制督查考核,并制定《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坚持退休不褪色,增强“五老”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同时,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不断建立健全组织队伍,以学院离退休党员为主体,由学院党委分管负责人任主任,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离退休人员服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吸收热爱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老同志加入关工委队伍,并在离退办下设秘书处。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健全校院两级关工委组织,各二级学院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会,由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主任,设成员若干,由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教师、干部和在职辅导员组成。
发挥“五老”特色优势 助力人才培养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为时代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把“五老”理想信念坚定、经历阅历丰富、专业造诣深厚、师德师风高尚、悉心关爱学生、深受学生尊重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强大育人合力,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通过邀请“五老”走进课堂和党支部,采取集中宣讲、专题讲座与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行业爱学校。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还以“光荣在党50年 峥嵘岁月守初心”为主题,先后采访录制了5位离退休老党员风采视频,作为对青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老党员到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资料图)。
离退休老党员风采视频截图(资料图)。
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年教师节邀请老教师到校参加座谈会,老教师结合自身从教经历,分享了自己从教的感悟和收获,为青年教师率先垂范,引导教师谨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通过专家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指导老师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老”发挥余热 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农职学院关工委组织动员“五老”参与乡村振兴行动,深入学校驻村帮扶点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龚家寨村和大户肯村开展健康义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在龚家寨村小学,举办“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并举行了学习文体用品赠送仪式,勉励青少年学生做“新时代好少年”;“五老”为村民讲解传授养殖技术、普通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知识,并到养殖专业户家中开展现场教学,进行技术指导。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加入教育系统服务团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云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各二级学院关工委结合各学院实际情况,走进社区、企业、乡镇、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活动,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老领导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书法示范和培训(资料图)。
老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义诊活动(资料图)。
老专家助力乡村振兴,为村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资料图)。
下一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推动关工委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五老”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贡献更多力量。(完)(杨筱莹 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