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刘一畅)以“文博跨界融合 产业蓄力向新”为主题的2024年博物馆馆长论坛12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幕。百余家全国知名博物馆、研究机构及文化产业代表共襄盛会,为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博物馆跨界融合发展路径、博物馆事业向“新”提质升级等议题,围绕文博行业跨界融合创新、数字技术应用与探索、博物馆研学与文创等文化传播新模式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图为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致辞。新华网发
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在致辞中表示,新华网作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央重点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始终高度关注文博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深入探索文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动力,以央媒声音引领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今年6月推出的“博物中国”计划,充分发挥权威平台优势,聚合全国重点博物馆、相关协会组织、高校学者专家、企业团体机构,推出《博物馆日报》《对话山海》等一系列精品内容,搭建博物馆馆长论坛等促进文博行业交流对话的平台型产品,推动博物馆领域创新探索、国际交流、产业集聚和人才培养,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图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致辞。新华网发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致辞中说,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积极发挥更大作用。在保持博物馆专业特性和专业水准的前提下,要更好地获取新环境、新技术的动力和能量,使制度与传统创新性调整、修正、转化、发展,同时让文博跨界推陈出新,在坚持文化事业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下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要在“文博跨界融合 产业蓄力向新”的新形势下找准定位、坚守初心,勇于创新,努力在文化强国建设当中做出博物馆人独特的贡献。
图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致辞。新华网发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在致辞中表示,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好博物馆强国,要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协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同时要激发活力与创造力,推进博物馆治理改革,健全社会投入机制,提升研究与专业化建设,丰富多样供给,实现普惠均等与高品质、多样化选择的协调发展。
图为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崇耀致辞。新华网发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崇耀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丰台区将博物馆发展作为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加速博物馆群构建,积极引入多元产业。丰台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度整合资源,精研布局优化,创新运营模式,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之际,注入文化发展动能,生动讲述中国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风采故事,奏响丰台文旅融合、文化创新的时代强音。
图为2024年博物馆馆长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网发
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新华网总裁申江婴,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崇耀,首都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彭艺共同启动开幕式。
论坛汇聚文博领域专家学者的前瞻观点与行业洞察,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小兵,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刘军,首都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彭艺,猿辅导副总裁马旻等多位嘉宾,围绕文博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从“挖掘文化内涵,构建活态文化空间”“推动文博创新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从“新”出发——中国电影博物馆打造观众服务新体验”“向新提质,开放共享”“协同博物馆,共建青少年素养教育第二课堂”等角度进行主旨演讲,分享独到见解。
图为新华网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新华网发
活动现场举行了新华网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动文博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以及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活动现场还公布了“2024全国博物馆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并进行了案例分享。“2024全国博物馆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聚焦于博物馆行业的跨产业实践,展示了在新技术和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领域在跨界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与创新实践。
2024年博物馆馆长论坛由新华网、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新华网客户端、北京文博国际策展研究中心、北京汽车博物馆承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金融信息大厦为论坛提供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