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巩留县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等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是送到了家里,让“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彻底成为了历史。
巩留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4年7月,当时医护人员不到20人,只有两排土坯房;如今的县人民医院软硬件设施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8月1日,巩留镇居民韩军的母亲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做造影发现血管堵住放支架,手术不到40分钟就完成了,看到母亲术后状况很好,韩军心安了。
患者家属韩军:“以前我们做心脏支架手术,都是要到州上、自治区级医院去做,现在本县就可以做了。还有在县上做手术可以报销80%,以前做一个手术可能上万块钱,现在报销的话是非常便宜。”
“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上世纪90年代,这些在农村广泛流行的俗语,是农民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如今,全民基本医保,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从最初看病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江苏援疆、自治区、州级医院专家的“传帮带”,县人民医院内科整体诊疗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内科诊疗服务。今年60岁的也尔买克·阿木尔年轻时候因生活困难,有病没能及时到医院治疗,现在身体落了很多病。这两天,因为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出血和失血性休克等多种疾病,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就诊,在援疆医生和本县医护人员的诊疗下,目前身体已无大碍,让他和家人都感激不已。
患者也尔买克·阿木尔:“现在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我们现在看病不怕。我刚来的时候情况不好,心脏不好,肝脏不好,现在医疗水平好,专家看得病,他们给了我第二个次生命。”
现如今,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形成,医疗卫生机构的防病治病能力普遍增强,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各族群众的健康意识也大幅提升,从“治病去院”提升到“未病先防”。
这几年,巩留县中医医院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致力于健康状态检测评估、养生保健咨询指导、特色中医药方法干预及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为广大群众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治未病服务。
居民徐念霞:“以前我们就是生病了才到医院看病,现在就是那里不舒服了,就到医院理疗一下,按摩一下,拔个罐,扎个针,身体会舒服很多。中医医院这两年发展特别好,理疗设施多样化,医务人员服务水平逐年提升,患者对他们的各项服务都很满意。”
巩留县中医医院在开展治未病科建设和治未病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优化人员、配备完善健康检测评估和干预设备、改善服务环境,开展特色诊疗技术项目和开发特色产品,提供特色中医预防保健诊疗服务,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居民马云龙:“这次到中医院主要是给我母亲做康复理疗,我的母亲年龄大了,来到中医院通过专业的理疗服务,让我母亲在身体健康方面得到最有力的保障,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这么好的医疗服务。”
巩留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沈建军:“近几年,医院加强中医文化建设,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建立强化设置治未病科,做到未病先防,疾病防变。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前后成立了医康养中心、治未病科、推拿科,让患者足不出县就可以享受中医适应技术的神奇疗效。”
巩留县医疗卫生事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医疗救治、卫生服务走向全方位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服务,卫生基础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卫生资源更加优化,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力保障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如今,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形成,基层医疗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基层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