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刘睿祎)近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保健品、中药药品等相关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近年来,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消费潜力巨大,呈现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等特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开展健康消费专项行动”。而此次《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促进健康消费的重点举措,要求“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更好满足人民健康消费需要”,重点聚焦健康饮食、健身运动、银发市场、新型健康服务业态等领域,提出十方面重点任务,为相关行业指明了下一步发展方向。
政策助推健康饮食升级 保健品行业迎扩容机遇
平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晋溢团队在研报中指出,《方案》中有两项任务与食品饮料行业直接相关。
一是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开展有机食品认证有效性抽查;强化餐饮营养健康工程建设,引导餐饮企业推广使用食养指南。
二是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深化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完善保健食品事前审评和事后评价机制,畅通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审查注册。鼓励企业加强工艺研发、产品创新、品质管控,着力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加大保健食品、“一老一小”等领域价格违法打击力度。
同时,保健品行业迎来新机遇。张晋溢团队分析称,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演进,我国保健品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具备以下四方面竞争优势的企业更有机会突出重围:
一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洞察能力。具有良好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口碑,能及时深入挖掘保健品的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动态调整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
二是研发能力。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在产品开发上有明显优势,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打造完善的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保健品消费需求。
三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好、安全性有保障是保健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严格的品控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培养出高粘性消费者群体。
四是销售渠道。合理的渠道布局可以更高效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银发市场激活服务创新 中医药全链发展将成新增长极
《方案》中十项重点任务还提出了“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
湘财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许雯认为,从健康消费相关政策看,政策从药食同源、中医药文化推广、知识普及、服务 体系、服务模式、产学研联动等多维度提出指导与支持。
许雯表示,健康消费政策叠加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为中药大健康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中药行业治未病优势更加凸显,“中医药+”发展空间可期,“中药种植+加工制造+研发+医养+消费”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中药行业“消费+药”的属性将更加明显。
为此,许雯建议关注三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价格治理。价格治理之下,集采、医保谈判、药价比等政策的大方向即降价,行业内部分化或更加明显,具备竞争优势的品种及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
二是消费回升。在消费回升态势下,看好宏观经济回暖及内需刺激带来的消费类中药销量的恢复。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为消费类中药带来的长期驱动力,中药行业长产业链以及“防—治—养”的特点有望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三是国企改革。中药行业国资控股企业占比明显高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国企改革深化及提质增效将带来业绩增量。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彭思宇团队在研报中表示,近期相关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除了《方案》,国家医保局于4月10日正式宣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生育保险专业委员会成立。《方案》在医疗服务方面,重点提及“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业态深度融合,同时要求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营养指导、药膳食疗等活动。当前我国努力把消费打造成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而医疗服务是促消费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