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生物治沙点(以下简称:治沙点),烈日高悬。虽然秋分已过,在沙漠中行走,依旧能感觉阳光的炙烤。9月24日,胡杨林管护站艾山江·木太力甫和妻子古再丽努尔·吐拉像往常一样顶着烈日在沙漠中检修浇水管线。
图为胡杨林管护站艾山江·木太力甫和妻子古再丽努尔·吐拉正在检修浇水管线。邵洪涛 摄
艾山江·木太力甫说:“过去,这里的风沙很大,每天在这里干活都要戴好防沙帽和防风镜;现在这里蓝天多了,沙尘少了,检修管线已经不用‘全副武装’。”
从阿瓦提县城出发向东南,经过40余公里的车程就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映入眼帘的除了绵延不断的沙丘,更多的是沙漠边缘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的梭梭、沙枣树等沙生经济植物。从高空俯视,延伸的绿洲犹如给沙漠刻上了一道道绿色的“丝带”,犹如阿瓦提县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尖兵”,在风中昂首挺立。
图为阿瓦提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生物治沙点种植的梭梭和沙枣。阿瓦提县融媒体中心麦吾兰江·莫明无人机拍摄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响以来,阿瓦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主攻沙漠边缘林草湿空白区锁边,阻止沙漠扩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最大程度提高“扩绿、兴绿、护绿”的质效。
治沙点是阿瓦提县主要的风沙源地之一,这里一年四季风沙肆虐。远处,肉眼可见的是兵团第一师金银川镇架设的3万亩光伏发电板。“不久我们的生态林和光伏发电板就会连成一片。”阿瓦提县林草局副局长蒋丽丽说。
站在治沙点高处的沙包上,蒋丽丽指着旁边一米多高的沙枣和梭梭说:“这里种植的梭梭和沙枣成林后,可以承包给农牧民管护,他们再套种大芸等作物,促进农牧民增收。”
图为阿瓦提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生物治沙点种植的梭梭和沙枣。邵洪涛 摄
在记忆中,蒋丽丽从2021年就开始在这里治沙,每年都会因为紫外线照射皮肤脱皮。“每次脱一层皮,皮肤就会白一些,我已经掉了五层皮!”蒋丽丽笑着说:“但肆虐多年的风沙得到有效遏制!”
据统计,阿瓦提县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92%以上,已成防护林面积5.8万亩,治沙点造林11.25万亩,有效阻挡了风沙的危害,无尘天气从过去的55天增加到如今的83天,年平均降水量由过去50.5毫米提升到现在的73.8毫米。
数据显示,得益于多年防沙治沙工作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阿克苏地区林地总面积已达到1916.4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3.35%提升到9.06%,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37%以上。与此同时,地区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邵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