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目标发展背景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ESG倡导的绿色低碳、社会责任、科学治理等先进理念,可以为新时期我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群体财富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财富管理行业,尤其是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在借鉴ESG发展理念,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应在服务财富管理市场,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当前,ESG理念日益受到监管、机构与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积极践行ESG理念,能够影响广大社会群体和一批金融机构参与到ESG建设中来。恰在此时,植信投资研究院联合新华网发布了首份《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ESG 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推动更多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共同践行ESG理念,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创新研究视角
《蓝皮书》结合理论与实践阐述行业ESG发展内涵
《蓝皮书》共包含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梳理了ESG的定义、政策、发展与标准;第二部分分析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现状,讨论了为什么要践行ESG;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针对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该如何践行ESG,重新界定了行业ESG内涵,制定了践行ESG的原则、体系和评价方法;第五部分是对推动行业ESG领域高质量发展做了六点趋势展望,提出了九条建议;第六部分,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新湖财富的ESG实践案例,反映出行业企业践行ESG理念的有效成果。
具体来看,《蓝皮书》对国内外ESG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ESG标准体系。《蓝皮书》指出,我国已发布多项ESG相关标准,涵盖环境管理、碳排放管理、节能、社会责任、绿色可持续金融等方面,团体标准和ESG评价体系呈现多元化格局。
《蓝皮书》重点从五点因素解释了ESG理念有望成为推动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抓手:一、ESG理念可以成为行业机构制定长期战略的方法论,对行业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效应;二、ESG理念可以引导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助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三、ESG理念有助于提升行业机构专业服务水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四、ESG理念可以成为行业完善监管体系的工具,提升监管效率;五、ESG理念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服务相结合,有利于提升行业机构的品牌形象。
《蓝皮书》结合新湖财富的ESG实践,阐述如何将ESG融入到公司发展之中。一是将ESG理念纳入公司总体战略;二是恪守规范发展,树立行业典范;三是践行自身绿色经营同时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四是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通过弘扬财富向善文化打造行业社会责任标杆形象。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ESG理念可以作为财富管理机构制定长期战略的方法论,践行ESG,引导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产业和领域,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出解决方案
《蓝皮书》对行业践行ESG理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近年来,在我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践行ESG理念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主动选择。对于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企业来说,遵循国家大政方针,落实政策和监管导向,通过专业、可持续、负责任的投资活动形成高质量资本,不断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才能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健发展。
《蓝皮书》对于ESG相关概念、标准、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并紧密结合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制定了该行业的ESG内涵、原则、体系、评价方法等。在26日举行的《蓝皮书》发布会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主任、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蓝皮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蓝皮书》指出了“简单套用广义ESG理念在实践中可能水土不服,践行ESG理念需要深入考量行业特殊性”。现行的ESG标准最主要的驱动者是机构投资者,并非是由企业自发接受、执行并推动的标准和理念,存在对主动承担ESG执行、传播等责任的企业的激励不足问题。此外,针对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这一细分行业,兼顾本土和行业因素,对ESG相关概念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重新界定,并通过案例的方式进行论述。
刘锋认为,《蓝皮书》围绕目前ESG相关体系和评级标准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对我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践行ESG理念有重大指导价值。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蓝皮书》通过结合第三方财富管理和ESG的相关特征,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发展建议,形成了可落地、可参考的实践案例。《蓝皮书》通过结合相关机构的自身优势,创新性地构建出全方位的风控机制,优化了多层次的投资者教育体系,有助于引导投资者识别风险、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实践意义较强
《蓝皮书》为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表明,国外ESG资管产品规模在过去10年间飞速发展,国内的ESG投资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专家指出,ESG应该借鉴经验,发挥优势,将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普惠金融和ESG的相关指标、投资规则要求等结合,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提出中国方案。
在此背景下,《蓝皮书》聚焦于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ESG情况,创新了ESG理念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社会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充分考虑第三方机构独立、客观立场的ESG标准。并从ESG传统的定义和标准出发,充分结合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定位与发展趋势,梳理出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和ESG理念的契合点,归纳出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ESG的内涵、原则和体系。同时,通过既定和加权的行业标准进行科学评价,针对性地提出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ESG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蓝皮书》全面梳理了国内外ESG标准体系、监管政策,深入分析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和ESG业务的类型及特性,参考借鉴了国内外权威评级机构的评价体系,参考资料来源广泛,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基于科学性、实质性、可操作性、适用性的原则,结合国内外权威评级机构的评价体系,在筛选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变量基础上,兼顾本土和行业因素,从多维度、多领域的视角优化行业ESG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确保了评价工作的真实可靠。
随着ESG理念从国际到国内的深入发展,ESG发展理念的践行成为评估企业价值和成长性的重要考量。在全球气候、环境、资源挑战愈发凸显的背景下,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对企业的内在要求,ESG标准评价体系有望成为度量企业价值的标尺。《蓝皮书》深入探索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尤其是第三方财富管理顺应国家大政方针,落实政策和监管导向,通过积极践行ESG理念来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