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盛波)“新”潮涌动太阳岛,群贤共谋“新”篇章。以“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主题的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于8月22日至24日在哈尔滨盛大举办。作为年会的重磅活动之一,由新华网、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华网客户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莫干山研究院、哈尔滨市投资促进局等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24日上午举行。论坛聚焦“中国经济的新活力 新动能 新机遇”,围绕世界经济大变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东北振兴新动能等多个议题展开,研判全球经济新趋势,研讨中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在圆桌对话中深刻剖析了中国时代红利和产业地理的变迁。他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想在资本市场上贯彻长期投资、耐心资本原则,就必须能够精准捕捉并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中的“红利变迁”——即哪些机遇正在崛起,哪些优势正逐渐消退。把握时代的红利,投资时代核心资产,才能在大变局时代行稳致远。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有三大渐行渐远消失的红利:房地产红利、消费红利和中小企业红利。”邓海清表示。他预测,未来,新的增长动力将聚焦于两大核心红利:一是安全资产的红利,二是以人工智能革命为引领的科技革命红利。他认为,这两大时代红利不仅在中国资本市场已初露锋芒,在全球范围内也已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增长潜力。
邓海清还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地理将再次发生大迁徙,东北等地区有望再度振兴崛起。他表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开展大三线建设,工业体系向中西部偏远地区转移。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率先开放,成为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桥头堡,经济率先腾飞,中国的产业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由于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极短,因此数据中心并不需要放置在交通便捷的沿海地区。由于大数据运算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数字经济的聚集区更有可能是能源丰富和成本相对低廉的区域。”邓海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应用,未来的自动化工厂的主要成本将是驱动这些机器人的能源成本。自动化工厂和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传统的使用人力的、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之间的竞争,也是看自动化工厂的能源成本和劳动力密集型工厂的人力成本谁更低。
邓海清判断,“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我国能源丰富和成本相对低廉的区域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的增量部分可能会出现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本身能源产量高、储量丰富。另一方面,这些区域和中亚、俄罗斯接壤,可以获得丰富的进口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