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骄阳似火。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街道的各个大棚里,黄瓜、西红柿、甜瓜等果蔬正值盛产期,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近年来,尖草坪区柴村街道立足资源禀赋,在推进产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大力发展大棚蔬果种植项目,打造了以摄乐社区、杨家村、呼延村为代表的农业大棚种植示范点,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当下正值黄瓜、西红柿和西葫芦丰收,采摘正当时。”位于摄乐社区的山西青草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晓鹏说,21个大棚种植了黄瓜、西红柿、蓝莓、草莓、螺丝椒、西葫芦等,都是绿色无公害的果蔬。
山西青草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黄瓜种植日光温室。(白俊杰 摄)
近年来,摄乐社区结合西坡区域土质肥沃、水质优良、含碱性低等现有优势,以绿色种植、生态养殖、休闲观光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温室大棚,创办了山西青草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设有60亩温室及配套项目。该项目采取“社区+承包户+农户”经营模式,年销售预计产值400万元,带动附近居民就业约60人,让大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棚”。
“种大棚的意义,就是让老百姓不要出去打工,留在家乡也能挣钱。”杨家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长命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步伐快的杨家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产业结构调整,总投资500余万元,因地制宜打造了特色农业产业温室,并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在保证村内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杨家村甜瓜种植日光温室。(白俊杰 摄)
据杨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永亮介绍,杨家村共建成18座日光温室,种植品种以水果、蔬菜为主,其中10座大棚全部种植的甜瓜已经成熟并开始对外采摘、销售。目前甜瓜亩产3000多斤。
“以前我的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现在一年四季在家门口我就有活儿干,比以前还挣得多。”村民老陈感慨道。
大力引进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建设了集蔬菜种植、分拣、储存、销售于一体的完整链条……拥有便利交通等优势的呼延村,近年来通过村企合作,引进山西丰厨食材供应链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打造的呼延农产品产业高地正逐渐形成。
呼延村西红柿种植温室大棚。(白俊杰 摄)
据呼延村党委副书记王福林介绍,目前呼延村大棚种植有专业合作社、互助组、家庭农场等20家,形成了吃、住、赏、摘、玩等多功能农业示范基地。
“自从发展大棚种植,村民的收入上来了,日子也变得好了。光种西红柿,每个大棚的收入少说也有七、八万元。”王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