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7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开班以来,培训班在北京、郑州、洛阳、西安、成都、重庆、杭州、无锡等城市的代表性沉浸式文旅项目开展采风调研活动。在实践调研的同时,开展高水平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理论课程学习。期间,专家与学员齐聚一堂,交流分享沉浸式文旅项目与城市更新发展的经验,以及推进文旅融合,以沉浸式文旅项目为抓手助力城市更新的创新思路。
国家艺术基金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开班合影
文化筑魂,守住城市历史记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记忆。这些记忆通过建筑、街巷、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多种方式得以保留和传承,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灵魂。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宗旨在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城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受众在城市游览中感悟文化之美。
成都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坐落在东郊记忆文化产业园区,全体学员采风调研成都东郊记忆园区,从旧工厂遗址到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知名文化名片,东郊记忆完成了华丽蜕变,在将近五千平方米的空间内,展陈十余组数字艺术作品,在将城市空间工业记忆景观存留再造的同时,以数字文创赋能“国家工业遗产”更新。
“故宫以东”是北京市东城区于2018年底正式发布的文旅品牌,是链接文旅资源,促进文旅产业提质消费,传播首都文化的重要抓手。根据授课专家原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雪敏的介绍,“故宫以东”共创计划涵盖内容共创、产品共创、金融共创、科技共创、数字共创、街区共创、“百达”计划七大子计划,在保护老城的同时,全方位增强首都文化影响力。国家艺术基金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卜希霆教授认为,“故宫以东”不是品牌与IP的单向输出,而是推动文化与城市协同发展,双向赋能,是共同构建地方关系,达成地区文化认同,实现区域转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示范。
产业协同,推进城市文旅融合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协同意味着文化、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多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城市文旅融合,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的文旅产业竞争力,在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营商环境双线并行之下,促进城市更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体学员采风调研以沉浸式场景与智慧化游览体验为特色的文旅项目无锡拈花湾小镇。拈花湾以文旅产业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活态文化为体验,以业态集聚为目标,培育拈花湾“不慌不忙,好好生活”系列活动和IP品牌,打造了系列集文化自信、场景创新、市场口碑于一体的智慧化、沉浸式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产业与新技术、新领域的融合创新,在实现园区文旅智慧化升级的同时,为文旅行业的产业协同发展和数智化转型突围提供了成功样本。
全体学员采风调研由陕文投集团投资的“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文旅项目,通过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的打造,实现了传统商业综合体到文商旅融合的转变,作为商务部授予的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区以体验盛唐文化为宗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核心、以文商旅深度融合为导向,成功打造了“唐文化”浓厚的现代时尚街区,呈现沉浸式文旅新业态,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创新路径。根据授课专家陕文投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的介绍,长安十二时辰和大唐不夜城全景展示区是全国首创沉浸式唐风市井文化生活体验街区,这里已成为融合文化、艺术、娱乐、体验为一体的西安城市综合体和文化商业新地标,在全方位展示文商旅一体化融合的同时,推促了“全生活、全业态、全体验”的世界级知名唐文化IP品牌的形成,带动了西安文旅产业的发展。
数字赋能,助力推进城市更新
在本次国家艺术基金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中,全体学员先后实地调研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河南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栏目、《无上龙门》《寻迹洛神赋》《长安十二时辰》《无界·长安》、环球魔力沉浸式剧场、《三星堆当代艺术作品巡展》、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消失的法老》、《重庆·1949》、《“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无锡拈花湾等项目。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专题授课等方式,学员们深入了解了这些项目的创意策划、制作技术、运营管理等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赋能增效。
学员参观调研沉浸式文旅数字项目
西安电影制片厂园区,在打造集电影艺术、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影视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型升级,引入沉浸式体验展“消失的法老”等数字艺术项目,将文化、艺术、科技、旅游有机融合赋能园区建设。
“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全景展示区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融入了“智慧化”的理念,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建成了可视化的运营管理平台。
由张艺谋执导的《无界·长安》,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底,融合先进的舞台科技手段,创造出兼具文化深度、地域特色、时代广角的剧场表演形式,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与新媒介、新技术、新艺术形式有机结合。
学员赴“长安十二时辰”采风调研合影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要求下,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未来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将以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为基础,以沉浸式数字化项目为抓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XR/MR等先进技术赋能,为城市更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张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