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乌鲁木齐火车站站台上举行了一场欢迎表彰仪式,迎接Z180次列车工作人员凯旋。这是一群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英雄,其中包括列车所带运邮件押运员——来自乌鲁木齐邮区中心的“护邮卫士”马宏钧。
图中右5为Z180次列车带运邮件押运员马宏钧
7月28日19时,同样在乌鲁木齐火车站,马宏钧和他的搭档夏勇像往常一样提前把邮件搬上列车,准备出发前往两千多公里外的北京。此时,已经有30多年邮件押运工作经历的他们没曾想过,这趟押运之旅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曲折和艰难。
“人在邮件在”
7月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出现极端强降雨,北京门头沟区等地受影响尤其严重,遭受洪涝灾害。Z180次和K396次、K1178次三趟列车因行车路段发生严重水害,滞留在北京丰台至沙城线路(丰沙线),作为乌鲁木齐邮区中心京6班火车押运员,夏勇和马宏钧正在Z180次列车上执行邮件押运任务。
夏勇是押运组班长,他们两人这次一共需要把451袋普通邮件和16袋重要邮件送到北京,按照计划,列车本应在7月30日9:55到达北京西站。
7月30日12时50分,列车行至河北宣化至北京间,因前方水害,紧急停靠至门头沟区的安家庄站避险,此时距离终点站北京西站还剩不到50公里。押运邮件途中时常会遇到恶劣天气,一开始,夏勇和马宏钧并未慌张。但到了第二天,暴雨越下越大,列车突然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信号。
31日10时左右,夏勇和马宏钧接到了通知,车上900多名旅客要全员撤离到安家庄村避险。一开始两人考虑到邮件都在车上,并不愿意撤离,直到大部分旅客抵达撤离点后,夏勇才决定和马宏钧一起先将重要邮件进行转运。
图为班长夏勇对邮件进行防雨包装
在对邮件进行了防雨包装后,他们开始了这批重要邮件的第一次转运。从列车停滞点到安家庄村步行距离约1.5公里,背着邮件,冒着雨翻过铁轨,两人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将第一批邮件安置在村礼堂。随后两人分工,夏勇来回徒步两次,运送剩下暂时锁在车上的重要邮件;马宏钧则留在村礼堂负责看守已经转运过来的那批邮件。“邮件不能离人,这是工作纪律要求,也是工作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了!”马宏钧说。
列车长金琳说:“夏勇和马宏钧就是我们团队的一分子。”滞留在安家庄村的几天,夏勇和马宏钧与所有Z180次列车上的人员一起度过了断水断电、食物紧缺的日子。救援队伍的几次物资空投,成为了他们的食物来源。作为随车工作人员,夏勇和马宏钧坚持与列车工作人员一起优先把物资分发给乘客,共同安抚乘客们的情绪。
8月2日上午,武警部队到达开展救援,要协助所有人尽快平安撤离临时安置点。考虑到重要邮件的特殊性,夏勇和马宏钧向武警部队负责人说明了情况,随后两人商定,由马宏钧带着这批重要邮件先行撤离,夏勇继续留守,看护剩下的451袋普通邮件。“人在邮件在!重要邮件你押走,我留下来看剩下的邮件。”这是夏勇作为班长的命令。
“没有一点儿破损”
马宏钧撤离的路并不顺利。丰沙线沿线山区发生山体滑坡、洪涝灾害后,部分路段仍被洪水、淤泥、落石、树枝掩埋,唯一的撤离办法就是手提肩扛、徒步撤离。
在武警部队的帮助下,马宏钧和10名战士将14件体积较小的邮件分装进防水救灾包中,又将2件体积较大的邮件套上防水邮袋,绑上木棍,由4人分两组抬着前进。马宏均说:“护送重要邮件的武警战士年龄都不大,有1个还是咱们的新疆兵,看着他们稚嫩的脸,走了这么远路来救我们,休息都来不及,我是真的感动。咱作为邮政人,保护邮件更是责无旁贷!”
马宏钧记得,8月2日12时,他和武警战士一起开始冒雨徒步前进转运重要邮件,他们一路走了将近15公里,穿越了9个隧道,直至21时左右才到达第一个站点,片刻休息后坐上了铁路平板货车,再由平板货车转运至一趟由临时车厢拼接的列车。由于一路路况复杂,车上旅客又多,马宏钧全程不敢合眼,他说:“这些邮件全程都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
图为马宏钧和武警战士一起开始冒雨徒步前进转运重要邮件
8月3日凌晨2时15分,在距离Z180次列车停滞安家庄站将近85小时后,马宏钧终于带着邮件抵达了北京丰台站,而按照要求,他应当在北京西站完成邮件交接。由于手机一直没电,他仍旧无法和北京邮政取得联系,这么多重要邮件一个人要如何搬运?在北京丰台站又该如何交接?他的心里完全没底。而当临时列车到达北京丰台站,一下车,马宏钧惊喜地看到了北京邮政的5名同志已经等候在车站。原来,乌鲁木齐邮区中心的同事早已和北京邮政取得了联系,并告知了邮件运送情况,北京邮政的同事们从前一天晚上就来到车站,一直等候着马宏钧和邮件的到来。随后,马宏钧与前来迎接的北京邮政的同志一起仔细验视邮件,核对数量并进行交接。
图为马宏钧与北京邮政同志交接邮件
“这就是我的工作嘛”
回到北京,马宏钧交接完邮件后,第一个惦念的就是班长夏勇,他还守着剩下的451袋邮件。其实,在8月4日早上9:50分,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已通过安家庄站一部固定电话联系到了留守的夏勇,并得知人员、邮件、车辆安全。夏勇决定与七八名铁路工作人员一同留守安家庄站,等待铁路修复后,押运451袋邮件返回北京。
图为夏勇留守安家庄站,等待铁路修复后运送邮件
在安家庄站分别时,夏勇托列车长给马宏钧转交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妻子的姓名和电话,还有一句留言“问一下录取情况”。夏勇的儿子今年高考,听说录取结果就要在这几天发布了,他心里一直想着的就是这件事。马宏钧说:“希望夏班长平安回来时,就能收到他儿子的录取消息,夏班长这时心情是最紧张的。”
抵京当晚,马宏钧赶忙给夏勇妻子打电话,帮夏勇报了平安,随后向单位汇报完最新进展,此时北京的天已经亮了。他高度紧张的精神终于在此刻放松下来,长时间的负重徒步磨坏了他的双脚,身体的倦意也在一瞬间袭来。一觉过后,他才顾上给自己的妻子打电话报平安。提起家人,马宏钧的眼圈忍不住红了,但他仍旧乐呵呵地说:“妻子和女儿都能理解的,这就是我的工作嘛。”
险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对邮件不离不弃,坚决保障邮件安全!”这是邮政人的职责和使命,更是马宏钧与夏勇的铮铮誓言。
8月6日早上,滞留安家庄站的夏勇得到消息,列车要通行了。他第一时间通过固定电话与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和北京邮区中心取得联系,说明列车通行情况。
8月6日下午,列车终于缓缓驶出安家庄站,原本40多分钟的路程,走走停停,6个小时后,终于到达北京西客站。21:05,夏勇在站台与北京邮区中心的十几名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451袋邮件的接卸交接任务。第二日,夏勇返回乌鲁木齐,乌鲁木齐邮区中心领导领班子成员及部门相关人员一同赴机场迎接“护邮卫士”夏勇平安回家。
图为新疆邮政在机场迎接夏勇
手捧鲜花,夏勇激动地说:“感谢领导和同事们专程到机场接我,这次任务很艰险,但是我怀着‘人在邮件在’的信念,还有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牵挂,圆满完成了这次押运任务,平安回家了。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押运班组的优良作风的传承,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视邮件为生命’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履职尽责,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用邮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