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腹地茶竹村,千年古法制茶技艺正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随着"数商兴农"工程在茶竹村的全面落地,通过构建三大数字化服务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川秀芽"制作技艺与可视化、种植模型、质量追溯、物联网技术交融共生,勾勒出一幅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农业的动人画卷。随着"数商兴农"工程的纵深推进,这个有着千年种茶史的古村落,正以"明前永川秀芽"为支点,撬动整条茶产业链的数字化跃迁。
数字化基建筑牢产业根基
在茶山竹海街道茶竹村的近百亩核心示范茶园中,数十个物联传感设备如同“数字神经元”嵌入茶垄,实时回传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PH值等12项参数至数字乡村振兴服务管理平台。这一试点不仅覆盖本区域,更通过“1+N”模式向周边1200亩茶园辐射:茶农可共享平台数据,接入标准化种植模型,实现病虫害预警、水肥智能调控等功能,带动全村茶叶亩均产量提升15%。
过去茶农需凌晨三点凭经验判断芽叶成熟度,如今通过数字茶农终端的云端算法,采摘时机可精确至小时级。系统基于叶片形态识别与气象数据融合分析,将明前茶黄金采摘窗口期的利用率从68%提升至92%。这一模式在茶竹村验证后,可将数据模型和销售平台推广至永川当地5万亩茶园,形成区域性采摘和销售协同网络,提高品牌影响力。
随着数字化产业升级,以及种采优化模型的功能扩展,未来可实现气象、土壤、市场等多个维度数据的纳入分析,给出每个地块的最优茶叶品种组合,一键算清楚,什么样的茶青能卖出金子价。
可视化系统打通产销链路
在茶竹村数字中心,实时数据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国23个主要销区市场动态。系统通过解析近三年数十万条消费数据,精准描摹出"都市银发族"等百余项用户画像。永川秀芽品牌可视化系统使企业电商转化率提升68%,通过打通种植端、加工端与电商渠道,实现永川秀芽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数据上链。2025年计划通过该平台实现线上交易额提高50%,带动区域品牌溢价率提升28%,推动当地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未来,永川区描绘着更宏伟的数字图景:5000个多光谱传感器实时解析茶树生长密码,浪潮集团的丘陵采茶机器人与北斗无人机物流网络联动,让“云上种茶”从概念落地为亩均产值1.8万元的实绩;溯源系统,将每一片茶叶与1316棵古茶树的基因图谱、非遗大师的全息制茶影像永久绑定。当5G信号与茶香一起飘过巴渝群山,这里不仅在传承千年技艺,更在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农业文明。茶山竹海间闪烁的数据信号灯,恰似散落人间的星辰,照亮着古老产业的新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