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致“娃娃领”、波纹型外沿、衣长仅过腰、左右开裾至腋下、袖子里面又缀“袖”,上面还绣着很多小兔子和桂花……怎么看,这件宫廷服饰都与我们印象中的“龙袍”相差甚远。那么,这是谁的衣服呢?会在什么场合穿呢?
清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衣服制成于清代光绪时期,身长114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下摆宽91厘米,名字叫做“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莫非这是“八月花神”的衣服?
谁是“八月花神”?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花卉便有着深厚且独特的热爱。人们喜欢种花、赏花、咏花、画花,赋予花卉人格形象和精神内涵,将花卉元素融入文化习俗与日常生活。
清 白玉月令牌
故宫博物院藏
“桂鄂飘香”
月令牌由13块白玉组成,中心一块为篆书雕刻的十二音律圆牌,被十二块钟形月令牌环绕。月令牌一面为描写花卉的四字篆书,另一面为对应的月令花卉纹,按月依次为梅花、杏花、桃花、芍药、石榴花、荷花、蜀葵、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花、水仙花。
中国地大物博,花卉种类丰富,随着季节变化,各地会有不同的花卉盛开。人们在每月盛开的花卉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来代表本月月份,称其为月令花。桂花,便是中国农历八月的月令花,八月也因此称为“桂月”。
清乾隆 邹一桂《花月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紫檀嵌松石长方盆蜜蜡桂花盆景
故宫博物院藏
“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桂树可高达10米,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每年9月、10月开出黄色或黄白色的桂花,香气浓郁、飘香万里,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诗赞叹:“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
故宫里的桂花照片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花,自然也该有一位司花之神。关于八月桂花花神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徐慧,唐太宗的妃嫔,自幼才华出众,曾仿《离骚》写过一篇吟咏桂花的文章。二是绿珠,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之一,天资聪慧、擅于乐舞,被诗人杜牧以桂花譬喻。
清康熙 五彩十二花卉纹杯(一套)
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 倪田《花神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喜欢桂花的小兔子?
这件衣服纹饰丰富,除了八月的月令花桂花,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可爱的小兔子,或卧或立,或跑或跃。在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桂树或桂花旁边总有小兔子的身影,比如《玉兔月宫图》中立于桂树下捣药的白兔。讲到这里,你一定联想到小兔子、桂花、月亮三者之间的关系了吧!
清乾隆 蒋溥《月中桂兔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八月十五,中秋节。桂子飘香、吴刚伐桂、月宫捣药兔,让桂花、桂树、兔子都成为中秋的重要象征。在清代宫廷中,中秋节的重要程度仅次于三大节,即元旦(农历新年)、冬至、万寿(皇帝生日)。尤其在乾隆时期,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会格外隆重,因为乾隆皇帝的生日是在八月十三,与中秋仅差两日,于是通常把万寿节和中秋节连在一起庆祝。
清人绘《弘历观月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万寿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花神衣给谁穿?
清代宫廷的各个节令,都要演出月令承应戏,在戏中扮演花神的演员,要穿着绣满本月月令花的服装进行表演。中秋承应《草木衔恩》是二十出的大戏,在最后一出“共庆清秋呈艳舞”中,十二月花神要同台登场,其中扮演八月花神的演员,就要穿着这件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
清光绪 十二花神衣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光绪时期的十二件花神衣,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乾隆时期的花神衣。两个时期的花神衣,在款式、颜色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清乾隆 粉色缎绣牡丹纹花神衣(四月)
清乾隆 红色缎绣石榴花花神衣(五月)
清乾隆 藕色缎绣海棠花纹花神衣(七月)
清乾隆 青色缎绣梅花纹花神衣(十一月)
中国古人将花卉与节令传统,甚至神祇信仰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花卉民俗文化。尽管各个时期、不同地区,关于月令花和花神说法并不完全一致,流传的版本多达十余种,但无疑都反映出中国古人热爱生活、尊重自然的朴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