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临近五一假期,很多人都已预订好了旅游行程。但有消费者向媒体反映称,她和朋友提前两个多月在某商旅平台上预订了五一期间的酒店,这两天突然被告知无法入住了,而目前这家酒店以及周边的酒店,重新预订要比原来的价格高出四倍。记者搜索相关投诉发现,消费者遇到的类似问题并非个例。相关商旅平台也表示,临近五一假期酒店价格上涨,部分酒店拒掉低价订单的情况又有出现,平台将对违规酒店予以处罚,并希望当地监管部门能加强监管,共同净化市场,保障旅客权益。
小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和朋友于今年2月通过某平台预订了5月1日至3日城市便捷酒店的房间,平均每晚价格125元左右。
小丁告诉记者:“我是2月21日订的酒店,4月21日下午平台方面突然跟我联系,说酒店那边价格有问题,导致无法办理五一入住,让我们更换酒店。酒店称我们当时订房时的系统有问题,错的价格没有办法给我们办理入住,说五一的酒店还是很贵的。”
小丁说,在双方还未就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酒店方面单方面就取消了订单。
小丁说:“4月22日上午,平台那边突然就把酒店订单取消了,我就收到了退款。他们一直说的是系统有问题,退完之后,我发现价格是每晚506元左右。”
小丁对记者表示,经过社交平台反馈和媒体关注后,她和朋友的订单才争取到退一赔三的处理结果。小丁认为,起初问题出现时,平台方面就应该和酒店积极协调。
小丁说:“为什么酒店出现了问题,第一时间不是和酒店沟通,而是要我们消费者去换房间,当发现消费者很难沟通的情况下,才再去跟酒店沟通。”
酒店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平时的房型价格在一两百元,节假日期间会有一定程度的上调。五一的低价订单确实是因为未来得及调整价格,会主动和涉及到的所有消费者沟通。平台相关人员对中国之声表示,小丁和其朋友的订单是被酒店取消,并非平台操作。目前,平台已为消费者垫付了赔偿金,并协助消费者预订其他酒店。平台表示,临近五一假期酒店价格上涨,部分酒店拒掉低价订单的情况又有出现,平台将对违规酒店予以处罚,并希望当地监管部门能加强监管,共同净化市场,保障旅客权益。
记者在黑猫投诉上搜索相关投诉发现,类似问题并非个例。武汉大学生小赵今年2月在某连锁酒店官方预订平台上,预订了五一假期湖南长沙的一家酒店,却被提前告知酒店五一期间要装修,他不能如期入住。
小赵说:“我预订的是5月1日至5月3日两晚,4月19日酒店方面突然给我发短信,称他们五一期间确实没有办法提供任何服务了,那个时候,相关酒店同时期价格已经涨到了八九百一晚了,这对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害,因为我的火车票以及相关的行程都已经安排好了。”
小赵称,他曾给这家连锁酒店的总部反映,并未得到对方的积极处理。他转而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对方才提出赔偿方案,但前提是小赵必须撤销相关投诉,被小赵拒绝。
小赵认为,他耗费了很多精力投诉此事,最终对方提出的处理方案,是其本就应该做的,不能以要求消费者删除投诉为前提。
小赵说:“我要求他们为我重新预订一间酒店,但是那边要求我必须撤销所有相关平台的投诉,并且删除我维权的全部经历,他们才同意恢复我原本就应该具有的权益。”
法律人士乔冬冬表示,酒店的行为涉嫌构成合同违约。消费者通过合法渠道预订酒店并支付费用,且酒店确认订单后,双方之间的酒店住宿服务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酒店在合同生效后,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属于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的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退还房款、赔偿因此产生的合理损失(如交通费用、重新预订酒店的差价)等违约责任。
乔冬冬说:“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看,酒店单方面取消订单或拒绝提供预订房间,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从反不正当竞争的角度看,如果酒店存在以低价吸引预订后加价或毁约的行为,还可能构成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刘东辉建议,在节假日之前的一段时间,相关预订平台应要求酒店实时披露剩余房间的数量,不得超额销售;有这些违约问题的,平台应该予以记录、公示。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也建议,平台应对酒店进行信用评价。
陈音江说:“经常出现违约、单方面取消订单的酒店,信用评价也应适当降低,或者给消费者一些相应的消费提示。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是对酒店的约束。我觉得文旅行业的主管部门,也要对类似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不让不诚信的酒店抱有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