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年味儿丨清代宫廷里的“祭灶”
故宫正青春
2023-01-14 08:00:00
263.7万
祭灶的风俗不只流传于中国民间,同样存在于清代宫廷。
紫禁城内廷中轴线上,坐落着坤宁宫。坤宁宫在明代是皇后的寝宫,到了清代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照沈阳盛京清宁宫样式进行了重修,重修后的坤宁宫被改造成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坤宁宫
具体来说,将明间的门改到东次间,原来的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棂花槅扇窗改为满族风格的直棂吊搭式窗。坤宁宫东暖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西暖阁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与宫门相对的后檐设有巨大的锅灶,用来煮肉,所以宫廷中的祭灶活动也会在坤宁宫进行。
据清代笔记记载,乾隆皇帝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时,坐在坤宁宫的炕上,手持牙板,自唱子弟书《访贤》。
清 乾隆皇帝画像
故宫博物院藏
子弟书由清代满族八旗子弟创制,故得此名。它是一种满族曲艺艺术,语言以七字句为主,配合八角鼓等伴奏,只唱不说。子弟书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流行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反映清代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子弟书的内容广泛,主要吸收了明清通俗小说以及元明清杂剧和传奇等文学元素,比如《红楼梦》、《聊斋志异》等都是子弟书取材的来源。
《访贤》有不同版本,而乾隆皇帝所唱的《访贤》,讲的应是君王访求贤才、 礼贤下士的故事。乾隆皇帝唱诵《访贤》,应寄托了他为国求贤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