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唐滨妮)进入汛期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汛情,保险业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大局稳定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在急速汛期应对、高效理赔快赔、助力灾后重建等方面,彰显“金融为民”的守护与担当。
笃定人民至上 统筹调动金融服务资源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7月11日数据显示,湖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报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各相关保险机构已向受灾现场累计投入人力超4.6万人次。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强调,要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统筹行业力量开展灾区无差别救援,为防汛救灾撑起保险“防护伞”,在暴雨洪流中筑牢“保险堤坝”。同时,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在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和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理赔进度,落实好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为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保险力量。
据了解,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部署,统一思想、全国调度、迅速行动,调集理赔资源向受灾一线集结,成立党员突击队160余个,投入理赔和客服人员7726人,预备大灾支援专家510人,派出8个督导支援组,调集周边查勘定损人员赴一线指导支援大灾理赔工作,全力做好早赔快赔和风险减量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向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提供自嗨锅、方便面、饮用水、抽水泵等应急物资,为受灾地区提供专项防预费,全力支持灾区抢险救灾。此外,还通过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协调联动,抓实风险减量管理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点对点气象风险提示、企业微信任务助手转发信息、水浸物联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提供雨情汛情险情信息。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理赔服务工作小组,积极主动开展出险人员信息排查,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救灾“硬仗”。推出包括主动寻找客户、多渠道全天候受理报案、优化理赔申请资料、免交纸质理赔申请资料、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取消社保给付范围限制、提供理赔预付服务、提供上门服务等八项服务举措。
聚焦风险减量 发挥保险业重要作用
在河北,阳光财险深入多家企业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提出风险改善建议,同时向客户发放灭火毯、防汛沙袋等防汛减灾物资,帮助客户提升抗灾能力。
在浙江,中国太保产险浙江分公司前置开展蜜梨种植风险防范指导,利用无人机、e农险等数智服务对蜜梨种植地势和方位进行观测,排查潜在受灾风险情况及重点防御区域,帮助农户做好前端防护。
在江西,人保财险江西分公司在暴雨灾害天气来临前提前部署,依托PICC风险减量管理平台,向客户推送24小时5*5公里网格精准气象灾害预警,提示客户提前防范;依托安装的水淹物联预警设备,对重点企业仓库、重点路段、地下车库的水淹情况进行监控,发生水淹险情时,预警提示客户及时转移、施救财产,避免或减少损失。
以上是保险业响应监管要求,助力社会提升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积极探索风险减量服务主动性的有效实践。
人保财险副总裁张道明表示,在此次防汛工作中,人保财险聚焦“资源储备、应急演练、风险排查、临灾预警、灾中响应、灾后反馈”六大关键环节,开展了大量大灾风险减量服务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
其中,临灾预警方面,人保财险各级机构向客户发布灾害预警提示610万条次,部署安装水浸物联设备1061台;应用大数据对1.1万个重点客户开展临灾风险巡查,协助农户抢收种植险标的3.68万亩,转移养殖险标的1.2万头;灾中响应方面,人保财险重点在“快”字上显效率,在“救”字上下功夫,通过全国调度,迅速调集资源实施无差别救援,投入救援车辆1688辆,实施救援7500余次,其中面向社会实施无差别车辆救援服务近2000次。
张道明表示,人保财险下一步将践行“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持续深化快赔预赔和风险减量服务,有效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深化快赔预赔 有力推进抢险与重建
6月17日凌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袭击宗祠东西两侧横屋发生大面积坍塌损毁。经人保财险上杭支公司聘请相关专家及第三方鉴定机构协同勘查核实后于6月20日现行办理300万元预赔款,全力支持当地政府及文旅部门抢修工作。
6月30日8时,贵州省瓮安县㵲阳河流域水姑妈鸭业养殖场报案称该养殖场养殖麻鸭因洪水灾害大面积死亡。当日13时59分,该养殖户收到人保财险黔东南分公司赔款52.03万元,全程用时仅12小时。
据了解,实现快速赔付得益于人保财险各级公司的快速响应,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停车场等实地查勘,并充分运用无人机、“耘智保”等科技工具提高现场查勘效率,认真做好受损标的审核评估工作,切实做好“应赔尽赔、能赔快赔、不惜赔”。
据悉,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灾害应急工作机制的还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华财险等险企。保险业快速响应暴雨抢险抗灾行动,以“人防+技防”实现从被动的“风险等量”向主动“风险减量”管理的转变。
今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将保险责任由破坏性地震,扩展至台风及其引起的风暴潮等次生灾害,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今年陆家嘴论坛表示,将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指导保险机构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做好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
值得一提的是,应对此次南方暴雨灾害,巨灾保险发挥了重要风险管控与经济补偿作用。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积极参与巨灾保险试点和防损救灾体系建设,围绕风险筛选、监测、灾害应对等环节建立了风险减量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并在泸州、资阳、乐山等多地的暴雨灾害和山体滑坡事故中得以应用。
6月16日,广东梅州等地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触发巨灾保险理赔,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迅速向蕉岭县财政局支付巨灾保险9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救助以及灾后重建等,为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7月5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人保财险岳阳市分公司迅速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至7月6日15时,灾后第二天向农户支付赔款累计640多万元,为农户灾后复产复种增强信心、稳定民心。
多家险企表示,将持续推进南方雨灾的相关应急响应、协同救灾与理赔工作,并将关注次生灾害预警工作,全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