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覆盖国内18个省份、1000多万农户、超1亿亩耕地……仅用十年,乘着数字化的浪潮,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丰收农服平台从初创时的农资电商平台,已经发展成为集农资商城、智慧农业及生产托管于一体的农业服务平台。
今年恰逢丰农控股成立满十年。尽管服务形态不断变化,但作为农业服务领域的先行者,丰农控股始终保持让种植户持续盈利的初心,紧随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抓住互联网和科技的钥匙扎根农业,走在国家现代农业服务的前沿,领跑现代农业服务赛道,守护每一份丰收的盼望。新的十年,丰农控股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努力打造数智化、信息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跨界融合,探路“互联网+农业”
十年前,农资销售渠道利益链过长,层层代理,农资产品价格高、假货多等问题在市场上十分普遍,并制约传统农业发展。恰逢此时,“互联网+”遍地开花,并催生出众多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同样也在农业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丰农控股便是其中之一。
丰农控股创始人闫子铜多年来一直关注农业投资领域,对农业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其前景十分看好。同时为了破解当时传统农业的痛点及农资领域的现状,2014年他随即与来自互联网大厂、通信行业的其他几位创始人一拍即合,集聚起了“大丰收”这个丰农控股最早的互联网农业团队。正是基于对互联网的了解和对农业赛道的信心,这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选择农业、相信农业,决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模式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市场的数字化转型。
自诞生之日起,丰农控股便紧随国家农业政策脉络,把握住“互联网+农业”的革新潮流,创建了国内领先的大丰收农资电商平台,力图以质量作为平台的生命线,开拓优质农资厂家,以线上农资销售和技术咨询服务破解农业产业链前端难题,从源头杜绝假货,希望借助互联网升级改造农资流通环节,降低化肥、农药等农资采购成本,让农民多一份收益。
“农民不上网,为什么要做农业互联网?”这是大丰收创办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彼时的农村触网率很低,甚至很多人连电脑和智能手机都没有用过,“互联网+农业”概念尚未成型,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丰农控股要做的就是抢先投入农业赛道,做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探路人”。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李佳俐介绍,丰农控股前期想尽办法去解决农民不上网的问题,帮助农民连上网,逐个农资店拜访;为打通种植户之间的联系,创新提出代购员模式;把电脑搬到现场,搭建网络,通过手把手教乡亲们下单、一个村一个村地跑线下等一系列方式,努力拉近了大丰收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并让被服务的农民最早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以前看起来不可逾越的困难,就是靠这种‘笨办法’解决的。”李佳俐说,由此,大丰收建立起了稳固的业务模式和高品质的品牌形象,也找到了撬动农村市场的有力支点。
服务升级,帮助农民种得更好
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面临“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难题。土地流转则让大型农业基地不断涌现,规模化种植逐步成为新趋势。与小农户不同,现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但是,仍有不少农业基地负责人因缺乏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不懂农业经营,导致基地出现产量低、品质不过关、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所以,买到好农资已经不是最核心的问题,如何种得更好成为新的矛盾。
随着农资行业发展变化,农资供应商逐渐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进行转型,深度参与“耕、种、防、收、烘、储、销”环节,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农业种植、管理难题,2018年,大丰收线下农服建立,通过组建专业化农业服务团队,依托“大数据分析+实地巡园+专家服务”模式,为农户综合提供精准农技和适时农资保障服务。同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大丰收开发出农作物病虫害识别工具“智农”,供种植者免费使用;成立丰创研究院,开放专业检测服务。
然而,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还面临产业规模不大、能力不强、领域不宽、质量不高、引导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得益于提早布局扎根农村、深入了解农业痛点,及生来就具有的互联网基因,丰农控股以科技为支撑实现了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农资商城、智慧农业、生产托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提供优质农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和生产托管服务。
2016年,大丰收农资商城全渠道布局,打造了优质农产品直供平台“丰诚上品”,并逐步成为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农资板块重要合作伙伴,同时打造了颇受农民喜爱的321春种节、923丰收节等线上促销节日。
2017年,孵化了互联网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天天学农”。“丰诚上品”聚焦“销”,通过科学定标准、品牌提价值,致力于打造农产品品牌,连接优质农产品与广阔市场。“天天学农”则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海外游学场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020年,丰农控股正式推出社会化服务新业务——生产托管业务,聚焦作物生产薄弱环节,为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推出技术托管、全程托管两大服务模式。李佳俐介绍,技术托管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为管理复杂、周期长的经济作物以及适度规模化的农场,解决缺乏专业技术、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问题。全程托管服务提供种、药、肥、技、险、耕、种、防、收、销全链条服务,通过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生产,整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效。此外,由顶尖农业科学家、硕博科研专家、生产种植能手等组成的百人技术服务团队,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大丰收技术托管服务面积超1000万亩,大田全程托管面积超30万亩。”李佳俐说。
经过十年不断创新与发展,丰农控股以“产”为切入点,通过打造农资商城,为农户提供一站式购齐的便捷渠道,并结合智慧农业服务,实现了从优质农资供应到技术支持的无缝衔接。大丰收依托丰农控股集团“种、学、管、卖、投、智、测”全产业生态,并聚焦不同作物类型,致力于解决众多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问题,打造了生产托管全产业平台,根据产前、产中、产后需要,提供农资供应、智慧决策作业、农技服务、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全链条、数智化、平台式的经营性服务,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数智驱动,全链构筑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现代农业发展赛道上,智慧农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的最终目的是把生产管理从人驱动到数据驱动。大丰收从微观层、中观层和宏观层三个层级开发应用系统,实现从农户管理、果园农场管理到区域农业的多层级覆盖。”李佳俐介绍,在微观层,AI识别平台-智农可识别杂草、数果、数穗、估产等,有效帮助农户管理生产过程。在中观层,自主研发的“数智丰农DAP管理系统”,可利用多源数据结合智能决策模型,实现全过程数据化,省时省力、节水节肥、精准高效。在宏观层,天地空一体化的区域农业管理平台,将呈现全域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资源一张图监测与管理。
“‘数智丰农DAP管理系统’降本、提质、增效明显,备受用户欢迎。”李佳俐提到,其在广东惠州东江牧歌——仲恺高新区现代都市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广州南沙卡尔森火龙果基地、韶关南雄黄金香印葡萄农场基地、河南正阳的万亩花生产业基地等国内众多大型农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功建立起水稻、玉米、火龙果、葡萄等农产品数智化DAP精准管理系统。此外,针对中小规模农户,大丰收还开发推出“农事记”应用,以实现数字化管理作业。
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周单称:“丰农控股一直不变的是提升农业价值的初心和做全产业链现代农业服务平台的决心,而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在于丰农控股越来越懂农业,越来越懂得如何把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农业创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保持长跑精神。”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谭泽鑫表示,“摸着石头过河是最难的一种创业模式。”从2014年到2024年,是大丰收扎根乡野的十年,也是主动创新发展的十年。历经十载辛勤耕耘,丰农控股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技术的汹涌,始终抓住科技前沿,用科技与创新去提升农业的价值,始终坚持让客户持续盈利的宗旨走,出了一条现代农服之路。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下一个十年即将到来,丰农控股将继续深耕农业服务,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服务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用科技与创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期待下一个十年将成为丰农控股业务飞速扩展和深度影响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