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阳区黄土地质博物馆黄土文化艺术馆开馆】7月6日,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黄土地质博物馆、黄土文化艺术馆”建成开馆。榆阳区用生动的形式传承黄土文化、追溯黄土记忆,用实际行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献礼建党百年。
黄土地质博物馆、黄土文化艺术馆是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建筑设计提取麻黄梁沟壑纵横的地貌元素,与麻黄梁整体地质地貌有机融为一体。主体建筑分为两层,一层为黄土地质博物馆,展陈面积约2900平方米,包含《生命演化》《黄天后土》《大漠重生》《神奇麻黄梁》《生态文明》五个篇章,全面展示黄土地质的前世今生,是研学教育、普及矿产资源、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地质博物馆。二层为黄土文化艺术馆,展陈面积约1300平方米,是集黄土文化艺术展示、研究、创作、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博物馆外景图片 (图源:阳光网)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纪念“七七事变”爆发84周年活动】适逢“七七事变”爆发84周年,7月7日上午,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教育局主办的“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铭记‘七七事变’爆发84周年”全国红色博物馆联动系列活动,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以“七七事变”为主线,赞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建党百年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引领大众走进抗战历史,增强民众的爱国意识,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好博物馆的红色资源优势,发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面向未来。
活动现场图片 (图源:中国新闻网)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新馆试运营】近日,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新馆进入试运营阶段,游客们前往参观,感受红色历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据悉,新馆进一步丰富了图片资料和实物陈列,并展出一批新创作的反映当年大生产运动的主题雕塑、巨幅油画和场景作品。图为纪念馆新馆内拍摄的巨幅油画作品。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图源:光明日报)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公布东伦敦馆舍发展愿景】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近日公布了在伦敦东部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设立新馆和仓库设施的愿景。该馆东仓库(V&A East Storehouse)及东馆(V&A East Museum)均为伦敦市长耗资11亿英镑的奥运遗产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拟在奥林匹克公园创建一系列艺术、创新和教育设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强调,年轻人和创意企业等当地社群成员对该计划至关重要。该馆已咨询了2万人的意见,制定了大规模的拓展计划。东伦敦项目主管格斯·凯斯利-黑佛得(Gus Casely-Hayford)称,该计划延续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创始人亨利·科尔(Henry Cole)的理念,科尔希望该馆以激进的态度成为变革的力量,提供工具来改变日常生活。该馆是首家夜间继续开放的博物馆,设立咖啡馆供人们休息和进行社会互动,设立创意工坊和图书馆来增加动手制作和实践学习的机会。东伦敦计划将延续并发展该馆的传统,突出年轻人、机遇和创意等主题,修建两处开放、包容的空间来吸引多种年轻受众。该馆还设立东伦敦青年集体项目(V&A East Youth Collective Programme),让当地16到25岁的年轻人参与发展东伦敦计划。跨学科设计团队“Resolve”受邀成为首个青年驻场工作者(Youth Workers in Residence),协助发展青年规划。致力于黑人创意、文化和创新的创意事务所“A Vibe Called Tech”则在谷歌艺术与文化(Google Arts and Culture)支持下参与创意驻场活动。东仓库预计于2024年落成,东馆预计2025年落成。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东馆外观效果图© O’Donnell + Tuomey, 2018
【中国】艺仓美术馆:7月3日 - 8月29日艺仓美术馆举办“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本次展览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ure)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大型专题展,将展出超过200件展品,涵盖模型、效果图、摄影和影像资料等,深度回顾扎哈·哈迪德及其创建的事务所在过去40年的作品发展轨迹。
扎哈的家乡是伊拉克,这片两河流域间的土地给予她对古老文明的独特感知力。她的成名作是为香港山顶俱乐部(1982-1983年)打造的一款设计方案,此方案依托地势,无缝融入周边环境,与大自然交相呼应。她在中国第一件建成作品“广州歌剧院”(2010年)与近年作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亦体现了这种风格。
本展横跨艺仓美术馆的两层展厅,200余件展品中部分曾在海外艺术机构展出,另有数件首次在国内亮相。展览还将详细介绍诸多技术创新,以及这些创新是如何改变工作室构思、设计、打造建筑环境的方式等,以此解析扎哈的设计哲学和审美理念。
部分设计作品 广州歌剧院 (图片来源:imuseum)
【中国】中共一大纪念馆:6月28日 - 8月28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以“周恩来重要外交藏品”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展出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所穿的2套服装;他用过的毛毯、台历、铅笔与橡皮;以及周恩来题词、周恩来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等十余件文物,以此展现周恩来在国际会议上的外交风采。现场还将循环播放周恩来参加两次会议的珍贵历史影像。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场合的旗帜人物,率队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两大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向世界展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问题的大国风范和自信。
展览现场图片 (图源:imuseum)
【中国】浦东美术馆:7月8日 - 11月14日浦东美术馆举办“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本次展览共分为4个章节——“符号的词汇表”“自由化的符号”“物体”“黑色人物”,展出超过60件胡安·米罗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家作品,以此呈现米罗的艺术语言与创作历程的发展。展览标题“女人·小鸟·星星”源自西班牙艺术家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创作成熟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系列主题。胡安·米罗于1956年定居马略卡岛的帕尔马,新的工作室令他得以创作大尺幅和更为多样化的作品,他将绘画与雕塑和版画相结合,并开始用纺织材料进行创作。
在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过程中,胡安·米罗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他系统性地缩小了所使用颜色的范围,只用基础色系并建立起一系列术语组成的形式词汇表,例如人物、女人、鸟、月亮、太阳、星星、星座、逃离之梯等。
部分展品图片 (图源:南京博物院)
【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自2021年7月1日起举办展览“珍妮弗·帕克:并非每次闭眼都是入眠”(Jennifer Packer: Every Shut Eye Ain’t Sleep)。过去五年中,在纽约生活的艺术家珍妮弗·帕克因其创作的肖像画和寓意性静态画而日益受到赞誉,这其中包含一系列纪念性的花卉静物画。帕克的素描和绘画以精湛的抒情风格和不同层次的强度进行表现,再现了亲密、体现与失去等主题。这些作品标志着具象绘画新的重大转折,同时在2019年惠特尼双年展中占据显著地位。展览展示帕克近期新作,这也是帕克的作品首次在美国西海岸展出。展览持续到2022年2月21日。
珍妮弗·帕克(Jennifer Packer)/《无题》[Untitled]/2019-2020年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ikkema Jenkins, NY.
【南京各类文化场馆托管服务百花齐放】博物馆里“赏”物、图书馆里“听”书、红色纪念馆里聆听英雄故事、科技馆里大开眼界……今年暑假,伴随着各类学科类培训班的陆续偃旗息鼓,由政府各部门、地方街道社区、文化场馆合作的托管服务走入家长和学生的视野,受到民众欢迎。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温文尔雅的“小青莲”们向观众熟练地介绍着馆内的六朝文物,认真提醒观众注意参观规则,还时不时说上几句俏皮话,稳重的“台风”让家长和观众们频频点赞。2021年上半年,南京市文旅局与市教育局联合提出在该市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推进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堂。六朝博物馆的这个“小青莲”培养计划就是该市“馆校合作”项目之一,由六朝博物馆“六朝青”志愿服务社资深志愿者组队指导培训,采用集中授课与分别指导的方式,带领小青莲学习文物守护职责、宣讲内容、服务礼仪等,分小组在展厅进行实地培训指导。今年上半年,74名“小青莲”已通过培训和考核,正式上岗为观众服务。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文化艺术中心落地南京河西CBD】近日,“峥嵘岁月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暨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文化艺术中心开馆仪式在南京河西CBD文化广场举办。
本次活动由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南京天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参展画家柳笛主持开幕式。
活动过程中,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创会会长徐湖平,河西CBD管委会代表洪涛,南京天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岳波分别致辞,并与艺术家代表保彬、陈显铭一起为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启用揭牌。
艺术家代表观展合影图片 (图源:艺术史与考古)
【错金银铜鼎 洛阳博物馆藏】
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地下窖藏出土。高16.5厘米。盖、身合成扁圆球形。盖作拱顶,正中有带小圆环的铺首卧钮。附耳,短流,三首蹄足。铜鼎全身饰错金银四瓣花、三角云纹和柿蒂纹,是一件珍贵的青铜制品。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刘诗婷、马琳
新闻编辑:倪悦洋、胡甜甜、龚志芳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杨陈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