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的主要目的是祛除牙菌斑,因为只有牙菌斑才能在牙齿表面形成稳定的附着。牙结石、牙垢这些不洁的物质,只能通过牙菌斑才能停留在牙齿表面,继而造成牙齿发炎、出血甚至松动脱落。餐后大概 30~60 分钟,牙菌斑就能在牙齿表面形成稳定附着。因此,在餐后 15~30 分钟内刷牙效果最佳,能有效预防牙菌斑的形成,也就不会有牙结石、牙垢的产生。牙医普遍推荐巴氏刷牙法,巴氏刷牙法也叫水平颤动拂刷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先刷上、下排牙齿的外侧面(即贴近嘴唇的那面)。把牙刷向牙根方向倾斜 45 度,放在牙龈边缘的位置,轻压,让刷毛进入龈沟。以 2~3 颗牙齿为一组,轻轻打小圆弧转,至少打 10 次转,再移至下一组的 2~3 颗牙。
图片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
接着刷上下排牙齿的内侧面(即贴近舌头的那面)。前牙区牙刷竖放,后牙区同样把牙刷向牙根方向倾斜 45 度,放在牙龈边缘的位置,轻压,让刷毛进入龈沟。
图片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
最后刷上下排牙齿的咀嚼面,把牙刷垂直放在咀嚼面上前后移动。
图片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
刷最后一颗牙最后一个牙面时,要张大口,将刷柄竖起,使刷头从下颌最后一颗牙的内侧面,沿着牙龈缘,转过这颗牙的最后一个牙面,到达外侧面。
图片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
2018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发布《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下称《指南》),《指南》共 55 条,分普通人群篇、孕产妇篇、婴幼儿篇、学龄前儿童篇、学龄儿童篇、老年篇、残疾人篇,供相关人群使用。在此我们摘录了给普通人群提供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饭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2. 每人的牙刷和口杯不混用,以避免口腔菌群交互感染。
3. 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
4. 提倡使用刷头小、刷毛软、长度适当、排列合理的保健牙刷。
5. 刷牙后应用清水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向上放在口杯中置于通风处。牙刷一般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如果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须立即更换。
6. 提倡选择牙线、牙间刷或冲牙器辅助清洁牙间隙。
7. 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可适当使用漱口水和口香糖。
8. 尽量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吃东西。
9. 拒绝吸烟和被动吸烟。吸烟可使罹患牙周病风险增高 5 倍;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还可引起胎儿口腔颌面部畸形。
10.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11. 提倡每年洗牙一次,定期洁牙能够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12. 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13. 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14.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以防发生交叉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