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14点16分,首趟“乐游长三角·诗路杭绍台”品牌旅游列车驶离上海虹桥站,循嘉兴南站、杭州东站、嵊州新昌站、天台山站、临海站之轨迹,终抵达台州站。
当日下午,嵊州市副市长武晓超带领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旅集团等相关部门企业赴上海参加“诗路杭绍台”旅游列车首发仪式。
浙江省依托各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和长三角地区富集的铁路产业资源,发挥政府主导协调作用和铁路产业影响力,深化杭州、绍兴、台州地区文旅合作交流、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国铁上海局集团公司与杭绍台铁路公司深化铁旅融合,嵊州、新昌、天台、临海四地政府积极对接,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为合作纽带,创新“高铁+冠名+旅游”的合作模式,将路网优势与当地优质文旅、产业和政策资源有机融合、相互赋能,设计开行“乐游长三角·诗路杭绍台”品牌旅游列车,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列车发出后,地方特色节目一一呈现,其中嵊州带来越剧《梁祝》,宛转悠扬,曲韵流芳。列车车厢外部涂装“乐游长三角 诗路杭绍台”字样,车内座位头枕片、小桌板、行李架等处均作统一标识,同时绘制嵊州、新昌、天台、临海四地标志性景观图案,生动展现“诗路文旅画卷”。
杭绍台铁路与浙东唐诗之路线路高度契合,实为一条富含历史底蕴和地理特色的文旅路线。2022年1月8日,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开通运营,途经越城、上虞、嵊州,新昌等地,及天台山、天姥山等风景名胜,有“浙东唐诗之路”之称,亦有“黄金旅游线”之美誉。据统计,杭台高铁开通三年来,累计运送旅客突破4800万人次,已成为长三角高铁游的“网红”线路之一。
嵊州高铁
溯古千年,剡地山水早已绽放异彩,书圣王羲之归隐终老金庭,雕圣戴逵开创佛像中国化里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亦在此寄情山水,行至1300多年前,诗仙李白为剡城留下“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之名句,成为流传千年的不朽经典。随后,文人墨客,怀古追先,纷纷入剡。据统计,仅唐代就有近400位诗人来此游览,留下1000多首经典咏剡诗篇。如今凭借着“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两圣一祖’归隐地”,让嵊州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熠熠生辉。
铜壁画中 李白部分
在嵊州新昌站,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位于检票口通道一侧的一幅紫铜浮雕壁画,这幅壁画长108米、高3米,突显浙东山水风光、人文遗存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尽展“浙东唐诗之路”之全貌。
越剧小镇是国内首个以戏曲剧种命名的文旅小镇,它坐落于女子越剧诞生地—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沿剡溪而建,天天都有折子戏,见证着百年越剧回溯源头的悠远历史,坚守着越剧的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越剧博物馆新馆,详实而系统地反映了越剧发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剧在形成、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
2024年嵊州“村越”入选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名单,以嵊州女儿陈丽君代表的越剧演员们守正创新,将越剧跨界破圈,走出国门,焕发新的活力。
除了越剧,嵊州还是全国小吃文化名城。嵊州的小笼包、炒年糕、麦镬、羊骨头……各类小吃美食,香气弥漫,温润人心,让来嵊寻味的食客络绎不绝。
诗路高铁的开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铁路网结构,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极大便利沿线民众出行,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绘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