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老龄化对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年营养问题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一环,老年临床营养管理也是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营养不良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感染等风险增加,是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进一步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其中涵盖多项涉及老年人营养健康管理的要求。
《指南》明确要求,具备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罹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鼓励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设置营养科(部)、中医科等,同时老年医学科应当具备肠内营养液输注泵等基本设备。
同时,老年医学科要逐步建立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根据临床工作需要,主动吸纳内科、肿瘤、营养、中医、药学等各专科医护人员,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共病诊疗特色服务,积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诊疗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协助其他科室开展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肌少症、衰弱、跌倒、血栓、误吸、坠床、抑郁、焦虑、谵妄和认知障碍等高风险因素筛查,强化老年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预警,协助制定综合诊疗方案,维持老年患者功能状态。
《指南》指出,老年医学科应当以老年患者为中心,强化老年人群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在做好各种疾病诊疗的同时,规范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强化老年综合征管理与共病处理,加强营养膳食指导及安全用药指导,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最大限度维持或改善老年人功能状态、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在人员配置上,鼓励医院配备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临床药师等人员,稳定的老年医学科医护团队可以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自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发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至今,已有不少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并开设“营养代谢性疾病综合管理门诊”,形成营养不良、肌少症及衰弱症为核心的多病种管理模式,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疾病类型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解决方案。但老年医学科广泛开展的营养指导等非药物干预大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约了服务能力的发挥,很多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正不断加深,这一需求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指南》通过明确综合评估、强化多学科协作、明确设备配置要求,系统性提升了老年医学科中老年营养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在《指南》指导下,医疗机构应丰富和优化服务模式,持续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建设的指导,规范科室设置,加强质控监管,不断满足区域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完善区域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