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的时间灵活,能接孩子、能做饭,家里零活儿一点也没耽搁。技术熟练的话,一天能挣100多元。”日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西桥村村民张丽表示,感谢村里的妇联主席田爱苹,帮助姐妹们吃上了“技术饭”。
据介绍,两年前,田爱苹依托村里赋闲妇女大多会缝纫、刺绣等技能,积极对接当地的万成服饰公司,从该公司领取手工活后,再组织村内赋闲妇女到创业车间内缝织毛衣领口、袖口,加工一件衣服可拿到1至5元不等的酬劳。目前,已带动周边村庄的80余名妇女灵活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了顾家致富两不误。
牡丹区妇联通过多方链接资源,创新模式,以精准化“点单式”培训为载体,采取“妇女点单、支部派单、机构接单”的模式开展电商直播、手工加工等各类技能培训,分层分类充分满足了妇女对不同劳动技能的需求,助力实现灵活就业创业。
高庄镇按照“哪里妇女群众集中,就把就业技能建到哪里”的思路,通过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形成了服装生产、中国结加工、电商经营等40多个各具特色的“妇女微家”,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近年来,该镇已先后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培训”“手工编织培训”等技术培训活动30多期,培训妇女600多人,进一步提升了妇女的就业增收和创业致富能力。
牡丹区妇联通过发挥“联”字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掘巾帼领头雁和女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集聚作用,助力居家妇女实现灵活就业、稳定增收。桑喜英是牡丹区吴店镇后葛庄村的致富带头人,她加工的空心挂面备受市场欢迎。“我和对象在家里加工手工挂面,平均每月能生产6000斤,年增收20万元左右。”桑喜英说。目前,在后葛庄村,在自家院子里加工挂面的村民有50多家,年产量在100吨以上,产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
同时,牡丹区妇联还围绕促进妇女高质量就业创业,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将就业岗位送到有需求的妇女身边。近年来已累计组织参与招聘活动40余场,为当地妇女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郜玉华 张啸 康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