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男篮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于4月17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原八一男篮名将吴忻水、张劲松、王中光与师生门面对面交流,展现了竞技体育与青少年成长的同频共振。
作为中国篮球史上的“铁血之师”,八一男篮曾八次问鼎CBA总冠军。这支被中央军委授予“团结拼搏的体坛劲旅”荣誉称号的英雄团队,其顽强拼搏的作风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堪称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生动教材。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以视频方式感谢三位嘉宾,并寄语附中的同学们:“把篮球精神融入到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马玉国校长寄语
座谈会现场八一男篮的传奇人物——现已是81岁的第一代核心球员吴忻水,球场上他是最佳组织后卫,曾以独得25分的战绩击败来访的美国明星队;退役后历任八一青年女篮、八一男篮及新疆广汇队主帅,期间先后辅佐过四任八一男篮主教练。“精神面貌重于胜负”,他总结八一男篮的经验时说:“八一男篮是部队的体育项目,能够留在部队里的,都是战斗冲锋能力强、具备拼搏精神、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人,我们始终将祖国的荣誉、部队的荣誉放在首位。”
吴忻水分享
国内篮坛少有的防守型后卫王中光,现为中国篮球青训体系中的重要推动者。“我经常和孩子们讲,不要想队伍能带给你什么,要想你能给队伍带来什么。”他说,“篮球是集体项目,所以在场上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场上不只有鲜花,还要有很多‘绿叶’一起配合。只有全体成员精诚团结、各司其职,才能铸就真正的胜利。”
王中光分享
八一男篮“黄金一代”的核心员张劲松,既是球队进攻端的锐利尖刀,也是防守时坚不可摧的碉堡,更是用他的篮球生涯诠释了什么是“拼命三郎”。2006年带伤作战,胯骨撕脱性骨折仅休养12天便复出,总决赛场均12.6分助力八一队夺冠。张劲松回顾称,“从小,我的父亲就告诉我,运动员要过三关:苦累、伤病、荣誉。我的教练也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想做好、能做好、做得好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感、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荣誉感,为了国家和集体的荣誉不懈奋斗。”
张劲松分享
在随后的采访环节中,面对学生关于 “好球员应具备哪些品质” 的提问,张劲松进一步阐述:集体主义绝非个性的枷锁,只要怀揣努力、坚持与热爱,每个人都能在篮球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同学们认真聆听嘉宾分享,积极提问
此次“八一男篮精神进校园”活动,三位八一男篮名将用亲身经历和感悟,将“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深植于北大附中的校园,激励着新时代青少年以集体为荣、以奋斗为桨,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撰稿:王佳荣,左雅茹,刘悦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