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华网发挥“科技+传媒”优势组建低空经济研究院,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高端智库研究与服务平台,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灾害频发背景下,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低空经济与应急管理融合发展,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意义重大。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大力加强低空航空器体系建设,设立无人机应急救援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应急救援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推动低空航空器救援实战效能提升。低空经济在应急管理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潜力与价值逐步释放。本文剖析“低空经济 + 应急管理”的九大典型应用场景,展现成效,为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祝鑫海、王 震、何璐璐
出品:无人机应急救援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
一、通信保障:搭建应急“信息桥”
通信畅通是应急救援高效指挥的基础。低空航空器机动灵活,可搭载通信模块实现公/专网覆盖、通信中继等,构建空地一体化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如大型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在四川泸定地震中构建专网指挥链路,复合翼无人机在广东韶关洪涝灾害救援中恢复公网信号,快速搭建“信息桥”,保障救援行动开展。
二、侦察测绘:绘制应急“作战图”
灾情侦察与测绘是科学开展救援处置的必要条件。低空航空器搭载侦察或测绘载荷,全方位侦察、测绘灾害现场,实时传输画面,生成高清正射影像、三维实景图等,为救援指挥提供准确信息。广西南宁地质灾害、四川宜宾山体滑坡救援中,无人机助力获取灾害现场影像数据与地理信息,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支撑。
三、救援处置:打造应急“突击队”
救援现场,低空航空器机动灵活,是救援处置的“突击队”。航空器空中搜索定位失联人员、开展生命救助,实施决口封堵、绳索牵引、照明喊话等,为救援行动提供支持。重庆江津山林迷路救援、福建龙岩水域搜救中,在低空航空器的助力下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四、巡查监测:织就应急“监测网”
巡查监测可及时掌握灾害态势或环境信息,实现科学快速处置。低空航空器搭载相关任务载荷,事前可对灾害隐患进行巡查,事中可对火场、灾害态势、灾场气象、有害气体等实时监测,提供救援关键信息。四川雅江山火、湖南岳阳决堤救援时,无人机持续监测为救援行动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五、消防灭火:打造应急“灭火队”
消防灭火救援中,低空航空器可补充地面消防力量进行空中灭火。通过航空器挂载设备实现控制火势和精准灭火,如直升机吊桶灭火、固定翼水箱灭火、无人机投弹灭火、无人机提拉水带灭火等。四川甘孜山火救援、深圳超高层建筑灭火演练中,低空航空器展现出良好的灭火能力。
六、投送运输:架起应急“生命线”
灾害导致道路中断时,迅速投送救援装备、物资和人员是打通生命通道的重要举措。低空航空器具备一定的运载能力,是架起空中“生命线”的重要工具。北京暴雨救援、西藏林芝断桥救助物资运输任务中,低空航空器发挥重要作用。
七、灾情评估:绘制应急“灾损图”
灾情评估是灾害调查与损失统计的重要依据。低空航空器搭载载荷,快速准确获取数据评估受灾区域,为灾害规模研判、损失统计、成因调查和重建规划提供依据。广西桂林洪涝灾害、重庆北碚山火救援任务结束后,无人机获取影像资料、航拍建模,评估灾害损失、助力灾后恢复。
八、医疗救助:筑起应急“生命墙”
灾害救援中,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是拯救生命的希望之光。低空航空器快速灵活,是医疗救助的重要工具。四川泸定地震救援、北京房山洪涝灾害救援中,低空航空器快速投送医疗物品,为伤病员救治赢得时间。
九、安全生产:筑牢应急“防火墙”
通过事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是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低空航空器搭载设备,对矿山、化工园区等场所进行空中巡查、排查隐患、执法取证,在防火紧要期开展安全科普,可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水平与公众安全意识。山西吕梁矿山监察工作中,无人机快速发现隐患并远程取证,有效避免了潜在事故。
低空经济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为救援行动提供支持,也为产业创新发展开辟新路径。从灾害事前到事中、事后,从通信保障到医疗救助,低空航空器在应急管理各环节、各场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低空经济将在未来应急管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其发展动态,为推动其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