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院士专家开展高质量科普的机制和路径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举行。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富梅出席会议,并对武汉院士科普工作室科普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关武祥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分院在科普方面的工作进行介绍。他表示,下一步分院将强化作为“国家队”的使命担当,深化联动协作,进一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进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力量。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二级教授、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专家潘春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魏署光等科普专家先后结合具体案例做科普心得分享。刘经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丁汉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徐卫林院士纺织科普工作室以及李培武院士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室代表,围绕工作室建设等相关工作作交流发言。
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富梅表示,武汉院士科普工作室是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贯彻落实科普法带头开展科普的有益探索,是社会各个方面履行科普社会责任的有益探索,是政府和科协履行科普组织和管理责任的有益探索,是新时代科普创新的有益探索。并就武汉院士科普工作室砥砺前行再出发、探索科普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四点思考和建议。一是希望院士科普工作室在高质量科普创作方面继续探索,不断提升科普原创能力,打造高水平科普创作中心。二是希望院士科普工作室在高质量科普服务方面继续探索,面向特定人群开展定制化深度服务,打造高端科普智库。三是希望院士科普工作室在高水平科普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努力,孵化更多科普团队。四是希望院士科普工作室在创新科普机制方面持续努力,成为新时代科普实践的引领者。
研讨会由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主持。中国科普研究所、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以及武汉市科协的相关工作人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