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点绛唇(雨恨云愁)
词作者:王禹偁
撰稿:江合友
诵读赏析:段纯
雨恨云愁,
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
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
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点击收看·
【赏析】
词以清辞丽笔,描绘了清新的江南风景,也流露出作者的希冀抱负,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
王禹偁(公元954年—1001年),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病死。
王禹偁是北宋散文家,散文学习韩愈、柳宗元,诗歌崇尚杜甫、白居易,为“白体”诗人代表。著有《小畜(xù)集》。其成就主要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其词仅传世一首,即为今天我们要赏析的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
此词作于词人任长洲知县时,时值北宋建国未久,词人胸有抱负,希望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于新王朝的建设之中,然而词人刚直敢谏,因此常遭贬谪。词以清辞丽笔,描绘了清新的江南风景,也流露出自己的希冀抱负,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
起句写景,天色欠佳,淫雨霏霏,愁云在天空中聚合不散,但即便如此,雨下的江南城镇依然风景如画。词人的情绪便从词中隐隐流露,雨和云都是事物,本身不具有情感色彩,只因词人胸中积郁,再以此种心情看风景,便觉得雨和云都被愁绪所笼罩了。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即所见之景仍不失美丽,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接着词人的笔触继续勾勒,刻画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物景观,水岸边有零星的鱼市,偶见一缕炊烟淡淡升起。对水乡的静谧做了特殊渲染,兴起内心孤独之感。
承接上文的景物描写,词人将视线抬高,见天边一行大雁飞过,排列整齐,远远看去就如同缀在一起,充满生机。词人见此情景,胸中那无法平息的远大抱负因此激起,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对“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然而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自己仅为长洲知县。知县,官卑职轻,想要实现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思索到此,词人感叹:我倚栏远眺,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这天下谁能理解我这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呢?只能将“平生事”凝聚到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罢了。
这首词语言清丽,未加雕饰,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蓄沉厚。和当时词坛上流行的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花间”词风颇为不同,对宋初词境的开拓作出了贡献。
撰稿:江合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著有《明清词谱史》《宋代文学概要》等,出版自作诗词《白石簃词稿》《萸轩词存》,主编《清代词谱丛刊》。
诵读赏析:段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4 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专业。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