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拿马城11月10日电 通讯|让垃圾不再漂流——在巴拿马城探访河流上的环保体验空间
新华社记者孟宜霏
在巴拿马城的胡安·迪亚斯河沿岸,一个形似“轮船”的白色装置在水面上格外显眼,在它前方,首尾相连的浮筒将顺流而下的各类漂浮物一一拦截。这是由巴拿马非营利组织推动的垃圾回收项目。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位于巴拿马城胡安·迪亚斯河沿岸的垃圾回收项目。新华社记者 孟宜霏 摄
由玛丽亚·贝尔德基金会推动的这个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运行。项目经理阿尔瓦罗·基罗斯介绍说,由水轮和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动力,漂浮物被传送带运送至主体装置中,工作人员将可回收的塑料制品与其他垃圾分离,再由传送带运至收集中心,压实后以供回收。
据该基金会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该装置共收集130吨垃圾,其中23吨为塑料制品。
工作人员埃塞基耶尔·巴尔加斯说,在进行回收工作的同时,它也会收集各类漂浮物信息,通过装置上的摄像头记录图像,再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数据,以便后期对这一流域情况进行更深入分析。这些信息将为该地区应对环境问题提供数据基础,帮助制定公共政策。
10月25日,来自巴拿马大学阿苏埃罗校区的学生在位于巴拿马城胡安·迪亚斯河沿岸的互动体验空间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 孟宜霏 摄
胡安·迪亚斯河是巴拿马城市区内主要河流之一。在不同河段,河流呈现出的样子截然不同。在塞罗阿苏尔的森林地区,河水清澈见底,水流南下经过首都街区时被垃圾污染,若没有人工干预,沿途汇集的各类垃圾最终会经巴拿马湾流向大海。
今年7月,用约6万个可回收塑料瓶和循环利用技术建造的互动体验空间在河岸附近落成。通过实物及图片展览、互动装置等,这里向参观者展示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介绍微塑料危害,宣传循环回收理念等,以提醒民众对河流和海岸塑料污染的重视。
10月25日,导览员在位于巴拿马城胡安·迪亚斯河沿岸的互动体验空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孟宜霏 摄
截至目前,该互动体验空间已接待近3000名参观者,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学生。来自巴拿马大学阿苏埃罗校区的阿里亚德娜·金特罗今年大三,学习生物学专业的她看到河流上漂浮的大量塑料垃圾既吃惊又担忧,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她说,这次参观经历为她明年将开始着手的毕业论文提供了灵感。
导览员亚历山大·希尔认为,生活中的小细节可以产生大影响,目前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日益严峻,有必要让民众提高意识,加入回收队伍中。他说,一些参观过展览的小学生回到家后会建议父母用保温瓶替代一次性塑料瓶,用金属或木制餐具取代塑料餐具等。看到人们努力用实际行动减少塑料污染,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