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新增青莲寺、玉皇庙两座博物馆】青莲寺、玉皇庙均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境内,于1988年同时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双双被评为国保中的“国宝”单位。近日,晋城市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分别举行揭牌仪式,开始免费接待游客参观。
青莲寺是中国佛教界的高等学府,贮藏经卷5000多卷。自北齐创寺以来,青莲寺即成为古泽州府的佛教文化中心和自然景观胜地,是我国仅存的三个唐代寺院之一,寺内现存的唐代塑像、宋代建筑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唐代历史及寺院木构架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玉皇庙经历代重修,庙内现遗存宋、金、元、明各代彩塑284尊,其中后院西廊庑内二十八宿元代塑像更被誉为海内孤品。庙内有唐代石幢和宋金元明清各代碑刻30余通,壁画120平米。整个庙宇古貌苍然、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为国内道教庙宇之佳作,是华北地区现今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宫观。
青莲寺 上寺(图源:澎湃新闻)
【湖南省博物馆上调预约参观人数至9000人】湖南省博物馆13日发布消息,从9月14日起,在现行个人网络实名制预约参观的基础上,博物馆每天4000人的预约限额将上调至每天9000人(含临展)。
据湘博介绍,观众参观湘博可提前7天(不含当天),登录博物馆官网、官方APP、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参观湘博需凭预约短信、有效证件及绿色健康码入馆,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可免费参观;未网络预约的观众谢绝入馆。湘博将恢复“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的免费定时定点讲解服务,开放教育活动、VR数字体验馆、展厅多媒体设备等服务。湘博强调,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当遇到展厅客流密度较大时,人工讲解服务或视情况暂停或取消。
湖南省博物馆(图源: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连云港市博物馆打造“5G全场景智慧博物馆”】为持续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连云港市博物馆已全面开启“智慧博物馆”建设;随后又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修改建设方案,并与相关网络信息服务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协议内容与国家文物局《关于深化“博物馆在移动”合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打造“5G全场景智慧博物馆”。
据悉,“智慧博物馆”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化三大基本特征,具有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三大功能的新型博物馆,其核心理念在于具备智能的创新能力。
据连云港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的“5G全场景智慧博物馆”项目建成后,可以把博物馆各个部门、各项职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摆脱“信息孤岛、各自为战”的局面,不仅能实现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整合、职能延伸,实现高效的管理运营模式,还能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空间。目前,该项目各个软硬件系统正在收尾调试阶段,不久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宣布碳中和目标】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V&A)近日公布一份行动规划,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该规划承诺该馆至203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这份可持续行动规划采用“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在该馆所有运营活动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地点”“人”和“项目”,考虑规划对于馆内外的影响。规划包括以下关键承诺:减少该馆运营和地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在博物馆活动的所有方面践行可持续决策和实践,与博物馆团队、合作伙伴和博物馆行业紧密合作以分享知识和技能;通过展览等学习活动和公共项目让受众参与环境极限和气候正义问题,激发能动性、行动和辩论。有关能源、水、材料以及采购、气候灾害复原力、生物多样性和空气质量的行动是规划的核心部分,包括创立涵盖货运、商务旅行和员工通勤的低碳出行政策,以便到2022年将该馆的旅行碳足迹减少30%。该馆还将设置运营建筑绩效目标,践行零运营垃圾政策,并大幅降低展览和项目的垃圾。该馆首位专门的可持续发展主管萨拉·卡萨姆(Sara Kassam)表示,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成立时,人们对工业的力量抱有乐观的信念,我们现在才知道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对地球产生了多大危害;值此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之际,该馆有责任与合作伙伴一道展现艺术与科学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未来的潜力。
一名青少年参观者在参与伦敦设计节的内比亚工厂(Nebbia Works)作品《森林与天之间》(Between Forests and Skies)前© V&A
【中国】上海油雕院美术馆:2021年8月31日 - 9月23日,“绘画N次方——刘曼文、殷雄、李淜、石至莹、鲁丹”展览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
该展览为2021年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学术系列展之一,由李淜、石至莹、鲁丹三位艺术家发起,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和油画创作室共同策划,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创作室五位艺术家联袂展出。
展示的作品以油画为主,结合创作小稿、写生稿、艺术笔记、视频等多种文献形式,既突出每位艺术家绘画创作和研究的个人线索,也由点及面,呈现出上海油画雕塑院目前油画创作与研究的一个基本趋向和整体风貌。
展览名为“绘画N次方”,展览学术主持江梅解释,这是基于对当代绘画实践内涵与边界问题的探讨。“‘N次方’含有‘变量’的意思,预示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包含了某些不确定的意味。”借用此词作为本次展览主题的关键词,希望以一种多维开放的视角来观察今天的绘画状态,并将上海油画雕塑院当下的油画创作实践纳入一个较为宏阔的考察视野,在当代的文化语境和历史的文脉中探寻其产生新的艺术“变量”的方法与可能。
展览现场(图源: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中国】刘海粟美术馆:2021年9月10日至10月7日“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戏剧学院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为顾问单位,上海鸿一美术馆协办。陈钧德(1937-2019)是中国当代重要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相当长的时期,他却自甘边缘与淡泊,潜心于油画之路的探索,可算是一位隐士型画家。
展览以4个展厅,梳理了他自1950年以来的艺术作品,以及他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樑等艺术大家的交往,在“绵延师承”“教学相长”中形成自己“生命交响的色彩”,他画下了上海这座城市给他的滋养,在纯质、热烈的色彩中,也看出他人生沉淀后的斑斓。
展览海报(图源:刘海粟美术馆)
【中国】中共一大纪念馆:2021年9月10日,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董必武手迹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董必武同志题诗、题字手迹100幅,展品是从董老1938年到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来的。据悉,董必武一生共留下诗作1300多首。董老在《九十自寿》诗中写道:“五朝弊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他的革命生涯贯穿了满清末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忘我奋斗了60多年。他不屈不挠、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在军运、民运、组织、宣传、统一战线、隐蔽战线、政府、立法、司法、教育、外交、财政、金融、监察、救济等诸多领域的工作,无不业绩卓著。他的诗作与其漫长的革命生涯息息相关,有的是题赠、怀念、哀悼过往的故交、同志和战友,有的是对他革命历程中重大事件的回顾和评价,有的是对新中国建设的歌颂和展望,有的是对当代英模人物的颂扬,有的是对后辈的谆谆教导和期许,题材极为广泛。
展览现场(图源:澎湃新闻)
【美国|波特兰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艺术博物馆(Portland Museum of Art)自9月10日至12月5日期间举办展览“沃克·埃文斯:美国影像”(Walker Evans: American Photographs)。本次展览精选的埃文斯作品呈现十年深刻转变期中的美国图景,并向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2013年举办的埃文斯摄影展75周年纪念展和极具影响力的随展出版物致敬。
本次展览依循摄影集原始的两部分结构,尊重埃文斯对顺序的专注和对肤浅解读的厌恶:第一部分通过个人和社会背景的图片描绘美国社会,而第二部分由美国文化产品的照片组成,涉及主要街道的建筑、工业城镇、乡村教堂和木质房屋。作为影印者的埃文斯并不严格考究,终其一生,许多人曾为他冲印过底片。大部分展品可分为两类:一些是1969-70年间由查理·罗德迈耶(Charlie Rodemeyer)在埃文斯的直接监督下完成冲印的;另一部分则是近期参考1938年出版物,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的埃文斯底片扫描而成。总之,这些作品的细节和清晰度可供当代观众欣赏埃文斯洞悉社会的视野。
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 1903–1975)/《停泊的车辆,小镇大街》(Parked Car, Small Town Main Street)/1932年/银盐纸基(gelatin silver print)/约1969年由查理·罗德迈耶(Charlie Rodemeyer)冲印/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Gift of the artist, 1975. © 2021 Walker Evans Archiv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讲座预告:兰台文博“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使命与发展”】9月15日下午18:30,语博大讲堂之兰台文博“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使命与发展”讲座将于腾讯会议直播。本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主讲。他曾作为主要参与人和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钱学森手稿整理与研究1955-2009》等课题多项,在《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并担任中国博协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教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秘书长、上海市年鉴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本讲座促使高校博物馆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激发大家思考如何适应教学科研方式的转变,如何提升自身的运行服务水平等,期待高校博物馆的同行们对此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广东省博物馆推出“鞋盒里的博物馆”工作坊等各类教育项目】“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学期,广州市各大博物馆都推出了大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教育项目,方便孩子们在周末、节假日“深度游”博物馆,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双赢”设计。广东省博物馆的“鞋盒里的博物馆”工作坊,由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推出,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开展。课程带着孩子们从“什么”开始,到“为什么”“怎么做”,一步步地设计、建设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其中,小学组课程以两本儿童绘本为主线展开,辅以互动游戏、角色扮演、诗歌创作等。低年段则更侧重具身体验,高年段除了体验,加重博物馆思维的比重,也增加了对话和讨论的篇幅。
在暑假已经进行过的课程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广州城市街景、西关美食、中国梦之队、海洋生物等“博物馆”在小小的鞋盒中诞生。据了解,该项目不仅会在广州市内持续开展,走进校园、社区,还会在地市博物馆进行巡回推广,引导广东省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目前,项目组已先后在湛江、雷州、韶关、梅州、汕头等地的博物馆和校园里,为孩子们带来了有趣的博物馆课堂。
“鞋盒里的博物馆”工作坊里的学生作品(图源:新快报)
【淮南市博物馆开办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为充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按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安徽省教育厅部署,淮南市博物馆于9月12日开办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
此次课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市文物保护局原局长、市博物馆原馆长沈汉青老师授课,题目是《寿州窑》;第二部分是沈汗青老师在《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展厅现场进行实物讲解;第三部分是学生们举行签名活动,有序在“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条幅上签名纪念。
此次课程在市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师生及家长们的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淮南市博物馆也将以此为起点,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
活动现场(图源: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江西省将出台政策,促进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为提高非国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功能,促进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国家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物博发〔2021〕1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财政厅制定《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拟从推动规范化管理、加强帮扶指导、完善扶持政策、申请奖励补助资金等方面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引导。
【玉熊镇 徐州博物馆藏】
西汉,长20.3、宽8.5、高6.6厘米,出土于徐州北洞山楚王墓。玉熊镇为青玉质,伏卧状,颈部戴有嵌贝项圈,体形肥硕,表情憨态可掬。采用圆雕和局部线雕相结合的手法,线条圆润洗炼,将熊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玉镇用于镇坐席,多以动物为模仿对象,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之句,王逸注:“以白玉镇坐席也。”汉人受楚文化影响,亦以白玉为镇。徐州出土的玉镇都为楚王御用,形体硕大,气势不凡。玉熊脖颈上戴有项圈,表明熊在当时可能是楚国王室驯养的宠物。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刘诗婷、马琳
新闻编辑:倪悦洋、胡甜甜、龚志芳、杨凌、张恬昕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杨陈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