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释放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鲜明信号。为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全国农担体系积极履行财政支农使命,撬动金融资本流入农业农村,多点发力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春耕用款需求,助力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农担体系支持粮食种植累计担保金额达3271亿元,为保障全年粮食丰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开通绿色通道 紧抓关键节点满足主体融资需求
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村,巨型水稻种植与罗氏虾稻虾种养殖结合的创新模式,正为当地农业注入强劲动能。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袁双江的稻虾共养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挖土机、拖拉机等设备轰鸣作响,工人们在他的指导下紧张有序地进行基地改造工作。“我们必须抢抓时间完成基地扩建,把鱼苗、虾苗引入稻田。”袁双江介绍。
然而,基地扩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正在袁双江感到焦急时,四川农担联合农业银行为其提供了50万元担保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这笔资金不仅让我顺利推进基地扩建,还让我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信心。”袁双江表示。
袁双江的信心来源于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支持,也得益于四川农担在金融服务上的精准助力。为全力支持春耕生产,四川农担持续开展“农担乡村行·服务百千万”行动,协同合作银行走村入户开展调研,深入挖掘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为其开通“三农”春耕生产信贷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扫码申请、贷款调查和授信等一站式服务,确保金融活水滴灌到位。
江苏农担与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联合发文常态化开展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农担服务精准触达需求主体。今年以来,江苏农担各地分公司开通专属“绿色通道”,多次组织针对春耕生产的市县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截至2025年3月,江苏农担已通过信贷直通车活动累计引入128.8亿元金融活水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黑龙江农担立足覆盖该省72个市县的农担服务网络,项目经理下沉一线、实地走访,精准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开辟粮食生产专项服务通道,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确保资金高效投放,助力粮食种植户抢抓农时,为保障粮食安全筑起坚实的金融防线。同时,把让粮食种植户“轻装上阵”作为惠农政策核心,给予不高于0.5%的优惠费率,仅此一项就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4700万元,实现“减负”与“增效”双赢。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粮食担保产品便捷度、触达性
为加快春耕生产资金落地,甘肃农担寻求创新突破,先后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实现系统直连,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农担e贷”“邮担e贷”“交农e贷”等担保产品,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担保手续。通过“线上申请+田间对接”的服务模式,农担经理主动上门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贷款效率,确保了春耕生产资金能够快速直达田间地头。
针对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急的特点,山东农担强化数字赋能,打通与全国农担体系数据资源平台、中登网动产质押备案系统和主要合作银行系统的互联,实现了业务数据自动交互,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线上农耕贷”“线上蔬菜大棚贷”等产品,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手机扫码就可实现足不出户拿到优惠贷款,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支持春耕生产资金快速、足额发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确保不误农时、不误生产,夯实助农春耕的“金融护盾”。
黑龙江农担加快推进“银担”系统直连,创新推出“快e担”“助粮担”等线上担保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通过接入60余个维度、400多项要素的大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风控模型,显著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该模式使信贷资金通过“云端”直达春耕生产一线,既提高了金融服务精准度,又保障了资金安全稳定投放,有效改善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体验,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稳健流动。
财金协同支农 支持粮食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金融协同加大投入力度的关键环节。全国农担体系通过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的杠杆作用撬动信贷资金投入,畅通粮食种植全产业链条和全过程服务,通过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保障粮食稳产保供。
山东农担推动粮食业务向“耕、种、管、收、储、运、加、销”多环节拓展,对粮食全产业链提供担保服务,涵盖收割、收储、购销等关键环节,为粮食的及时收获与储销提供有力保障。
安徽农担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条龙”服务,加大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的支持力度。据了解,安徽霍邱县振邦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安徽农担“农机担”获得了贷款担保支持,建成了烘干中心和育秧工厂,又添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等机械设备,目前可以为周边种粮主体提供“一条龙”粮食服务,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
河南农担针对粮食生产从种子、种植、收储、加工、社会化服务等全流程的融资需求,设计出台“稳粮担”产品,通过退免担保费、财政贴息等组合政策,引导银行按照LPR贷款利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至年化2.25%。
全国农担体系始终将支持粮食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重点突破,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农担公司自2024年起组织各省级农担公司开展“担保助粮行动”,截至2024年末,全国农担体系粮食全产业链累计担保项目数达到142.4万个,累计担保金额4609.6亿元,“担保助粮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粮食产业担保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全国农担体系将继续坚守政策性职能定位,为支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助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