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教育正站在转型的关键节点。知识获取的路径、学习方式的演化、阅读的定义与价值,正被重新审视。4月27日,一场以“AI时代下的教育革新”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暨新教育经典共学创新实践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围绕AI技术如何影响阅读习惯和教育方法,如何守住“深度阅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教育者如何在AI时代中构建“有灵魂的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安幸福教育创导者文东茅,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润泽园教育创始人白立新,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院长高松涛,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创始人陈昌金等多名教育界、业界专家进行分享和互动。
部分线上直播点。(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在《AI时代的幸福教育》的主题演讲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安幸福教育创导者文东茅分析了AI时代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要实现AI与幸福教育的深度融合,需从教师转型、学校文化以及伦理框架等层面重构教育生态。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安幸福教育创导者文东茅。(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在《AI时代的积极教育:阅读如何滋养幸福力与创造力》演讲中表示,未来AI会取代人类完成低技术、重复性和依赖规则和数据处理的工作,人们在未来的竞争力将是审美力、创造力和同理心。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在《AI时代的经典阅读与人文教育》的演讲中指出,AI时代的教育革新需围绕工具、方法论、哲学三个层面展开。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润泽园教育创始人白立新分享了对教育革新与企业文明融合的思考。他认为,AI能帮助解决脑力和体力的问题,但深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永远是自己的硬功夫。在AI时代,企业家可实现从1.0到4.0的进化,从追求短期利益发展到以生命价值为锚,与社会共同进步。
润泽园教育创始人白立新。(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分析了当代学生存在的“空心病”问题,并介绍了强脑科技运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解决方案。
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在以“AI·新教育”为主题的对话环节,润泽园教育核心讲师郭红波与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院长高松涛,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创始人陈昌金共同探讨了AI推动下的教育变革,以及如何培养更具创造力与适应力的人才。
“AI·新教育”主题对话。(北京润泽园教育供图)
据润泽园教育统计,本次活动在新华网、新教育读书会视频号、润泽园APP、润泽园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近200万。